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明创建

守护“城之安者” 建设“平安大兴”

来源:大兴区文明办

时间:2022-06-23
  街头巷尾闪烁的警灯、社区里不舍昼夜穿梭的网格员、综治维稳中心不断调度的摄像头……在林校路街道,有一种特殊的美叫“平安”,它的背后,是林校人守牢“城之安者”的决心、建设“平安大兴”的信心。
  一直以来,街道结合辖区实际,整合辖区平安建设办、综合行政执法队、公安、社区等多方力量,探索“多方联动、问题联治、治安联防、机制联建”平安建设新路径,推动平安建设从“单一管理”到“综合治理”、从“事后处置”到“事前防范”转变、从“被动应付”到“长效常治”的转变。
  “党建红”擦亮平安底色
  守牢居民“家门口的安全”
  社区党组织直接面对的就是辖区居民,是党连接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发挥着管理、服务、保障、教育和安全稳定“五大功能”,使居民对辖区有更多地依赖和更强的认同感。
  街道制定了以党建为引领,以加强社区治理为平台的“党建+平安建设”创新社区治理模式,确立“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团结合作,共建和谐”的工作目标。
  通过各社区党支部向前走访,主动征求意见,了解社区所需,居民所求,真正的帮助居民化解难题,为居民办实事,齐心打造平安、幸福、美好的社区家园。
  平安智慧治理落地生根
  用心守护“万家灯火”
  露天公园、商超市场、繁华街道、背街小巷……一个个普通的日常生活场景,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就成了复杂的工作难点。然而,有了综治维稳中心的支撑,工作起来就更加便利。
  林校路街道构建“网格员+执法人员+综治维稳中心”体系,积极探索“网格+执法力量”双格融合模式,主动将执法力量融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全面推行矛盾联调、治安联防、工作联动、平安联创、问题联治、服务联抓的“六联工作法”,形成了“事在格中办、人在格中管、信息在格中采、问题在格中解决”的机制。
  同时,大力推动社会力量多元共治,推进心理咨询、法律服务、专业力量嵌入网格,以网格的“小安全”累积实现了辖区的“大平安”。
  点亮居民“平安灯”
  做好治安防护“守夜人”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成果初显,疫情期间的“静谧”已悄然褪去,居民开始享受“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的生活。
  为进一步加强社会面治安管控,有效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感,营造安全有序的治安环境,辖区派出所结合夏季治安防控特点,组织警力在重点时段,深入辖区重点部位,开展治安巡逻防控工作,为辖区居民点亮一盏“平安灯”。
  通过在广场、学校、公园、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动态巡逻,确保“居民有需求,警察及时到”,整治社会治安秩序。并对经营人员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确保遇到突发情况,经营人员要第一时间报警,进一步提高了社会治安管控能力,确保了辖区社会治安安全、稳定、和谐。
  多元预防化解矛盾纠纷
  孜孜以求“林校平安”
  街道始终坚持“预防为主、多方参与、未诉先办”的工作原则,加大矛盾纠纷的排查力度,严格按照“排查得早、发现得了、解决得好、控制得住”的要求,积极围绕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开展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立台账、列清单。
  同时,加快推进市民诉求处置中心建设,对矛盾纠纷实现“受理—登记—交办—承办—回访”各环节工作有效衔接,确保处置中心高效发挥矛盾纠纷化解作用。
  人人都出一份力
  群防群治助力平安建设
  街道持续建强“平安林校”志愿者队伍,积极探索用志愿理念凝聚力量、发动居民、提升和整合传统群防群治工作模式,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平安建设和基层治理。
  各社区组建“红袖标”志愿者队伍,由社区民警带队,社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跟巡,社区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活跃着他们的身影,切实守护辖区居民安全。
  利用他们地熟、人熟的特点,不断巡查,加强辖区治安巡查力量,及时发现辖区治安薄弱环节,有效降低问题的发生。
  每个人都是“平安林校”的享有者,也是建设者。林校路街道将继续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持续推进平安建设工作,让林校路街道愈发充满“平安魅力”。(大兴林校路街道)
(责任编辑:王健恩)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