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近日,北京市公布首批1360个无疫社区(村)名单,朝阳区111个社区(村)入选,香河园街道柳芳南里社区位列其中。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柳芳南里社区严格各卡口管理,守牢院门楼门;建立“两图一册”民生台账,精准服务居民;加强宣传引导,强化防疫责任。社区党组织、辖区单位、居民群众联防联动,共同织密疫情防控安全网。
严格卡口管理守好小区大门
社区防疫关键在于守好出入口。在柳芳南里小区北门附近,间隔张贴着多个健康宝二维码,方便居民扫码。除了红外测温仪,出入口处还立着一台智能测温验码设备,居民可扫描身份证实现自动核验。
“您好,进入小区请戴好口罩,测温、扫健康宝、查验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柳芳南里第一党支部书记赵冰提醒着进入小区的居民。看到几名外卖、快递人员过来,赵冰立即上前,提醒小哥们将电动车停靠在门口的指定区域,并依次到办公桌前进行登记,姓名、身份证号码、到访楼门号、体温等一项不漏。
“柳芳南里社区有2617户居民、31栋居民楼。我们将左西街1号院和5号院、柳芳南里小区,以及两栋临街楼设为5个责任区,共有6个卡口,采取党支部包卡口的方式,增加值守力量。”柳芳南里社区党委书记马俊东介绍,社区有9个党支部,共有487名党员。根据报名党员的人数、服务时间,将党员安排到各个卡口进行值守。
“社区人手有限,作为党员就应该站出来,为守好家园出一份力。”赵冰说,招募信息刚在党支部群中发出,党员们就踊跃报名,她每天都会细化分工,排好值班表发到群里,让党员志愿者与保安人员配合,做好24小时卡口值守。卡口还配有消毒物品,社区工作人员定期对卡口设施设备进行消杀,保证卡口清洁卫生。
建立“两图一册”精准为民解忧
大门要守好,服务也要跟上。走进柳芳南里社区居委会,墙上贴着小区平面图、爬楼图,两张图上,每栋楼里的人、地、事、物一目了然。更详细的还有每位社区工作者手里的民情手册,随意打开一本,社区工作者所负责楼栋的每户基本信息均在其中,孕产妇、老人等需关照群体还被特别标注了出来。
“‘两图一册’是我们从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逐步建立、动态更新的,有了它们,每位社区工作者都对自己所负责的片区情况更加了解,能够更精准更高效地服务社区居民。”社区党委书记马俊东说,“两图一册”在摸清底数、对比核酸检测人员、服务保障居民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们还将无法下楼的高龄老人、残疾人等在手册上进行了标注,社区工作人员拿着手册,跟医务人员一起,上门为这些居民进行核酸采样。”马俊东说,在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中,社区里有多少行动不便但有需求、有意愿的老年居民,这些数据可以迅速从各个社区工作者那里汇总上来,进而及时制定相应的服务方案。
广泛宣传引导防疫人人有责
“哪些风险点位不能去、健康宝弹窗怎么办、提级管控有哪些措施……这些信息社区都会全面及时地告知我们,让我们心里有底,也愿意配合。”居民王文琴说。
为做到信息通达,柳芳南里社区为每栋楼的居民都组建了微信群,微信群由社区工作者专门管理,及时告知居民最新防疫政策、辖区防疫动态等,向居民明确要做什么、怎么做、为何做。
当全区提级管控措施时,社区工作者第一时间在居民微信群中发布了通知,“居民朋友们,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目前快递、外卖人员禁止进入小区。我们已经在小区门口设置了货架,每个货架上都标注着楼门号,快递、外卖分开存放。物业工作人员会对快递进行消杀,确保安全。请大家有序领取,尽快离开,避免聚集。”社区工作者还留下了联系方式,孕妇、老人等特殊群体可以拨打电话,由工作人员提供配送上门服务。
除了居民微信群,在小区广播、LED显示屏、楼门宣传栏中,核酸检测时间及点位安排、防疫知识宣传、进返京政策……桩桩件件,社区工作者都会一一提示、叮嘱居民。
“防疫无小事。让居民知情,才能争取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马俊东说。
社区抗疫不仅要关注居民楼,辖区单位也是重要一环。社区党委统筹辖区57家社会单位,成立柳芳商会,建立抗疫微信群,督促辖区企业、七小门店等严格落实防疫要求,并与社区配合,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值守卡口、核酸采样点,链家、我爱我家等辖区企业员工也积极参与服务保障,为社区防疫贡献力量。
“创建无疫社区是为了守护家园安全。”马俊东说,社区将继续聚焦严格卡口管理、夯实基层基础、强化社区治理,筑牢防疫屏障。(朝阳报)
(责任编辑:王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