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北下关街道中国气象局社区刚刚结束6月22日的第41场区域核酸检测,第二天就紧锣密鼓地为居民开设新冠疫苗接种专场。
当前,北京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接种新冠疫苗仍是最有效的防控手段。老年群体基数大,免疫力差,基础疾病多,是新冠病毒感染的高风险人群,接种新冠疫苗不仅是对防疫工作的支持,更是对自身健康的保障。随着防疫宣传力度的持续增强,居民对新冠疫苗接种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主动加入到疫苗接种行列。
为了做到让疫苗“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把便利、暖心服务送到居民身边,中国气象局社区新冠疫苗专场当日共计接种156剂(其中包含接种第一针35剂)。
接种现场,社区提前布置好了等候区、登记区、接种区和留观区,严格执行北京市各项防疫规定。
居民自觉佩戴口罩,保持安全间距,进入气象会堂需扫码测温,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配合医务人员登记身体健康情况、是否有禁忌症等基本信息后就可以到接种区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后没有异常反应方可离开。整个服务过程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疫苗接种进社区方便了我们老年人,我上了年纪,腿脚不太利索,现在接种点就在家门口,真是太好了。”
社区内有一位方爷爷,百岁高龄,精神矍铄,两个月前经过全面的健康评估,顺利接种了第一剂新冠疫苗,看到前几天社区发的打疫苗的通知,老人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儿子的陪同下,报名接种第二剂新冠疫苗。
方老的儿子说:“接种第一针后,父亲没有什么不良反应,看到有接种专场,我就赶快带着父亲来了,让他可以有更好的免疫力。”医务人员详细询问了方爷爷的身体状况并测量血压,经过一系列评估后顺利为方爷爷接种了第二针。30分钟的留观期内老人状态也良好,贴心的服务得到老人家属的肯定和感谢。
社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重点人群疫苗接种推进工作,帮助居民做到“应接尽接”,建立牢固的免疫屏障,为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王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