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21-05-25重走红色印记,今天我们来到了通州区宋庄镇翟里村。在村子的东南面留有一块200平米的空地,那里被村民们称为革命信仰之地,时光的齿轮不停流转,平津战役的炮火连天早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而在战役中牺牲的7名解放军战士也将长眠于此,唯有精神之火永不熄灭。
宋庄镇翟里村党总支书记田作民说:“这些珍贵的历史档案是咱们村一本村史的记录,也是我们珍视的历史记录,记录了咱们翟里村的红色记忆。”
一本斑驳发黄的村史记录着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共100万大军,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内的华北大片地区。
烈士们的名字早已镌刻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地流淌在每一位翟里村村民的血液中。
祭奠革命英烈
烈士公墓
传承红色基因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翟里小学老师介绍说:“1948年正值平津战役顶峰的时候,有7名解放军战士受重伤留在我们翟里村接受救治,但由于他们伤势过重,最终长眠于此。7名解放军中,有2名是翟里村人,另外5名则是无名英雄。”
没有慷慨激昂的墓志铭,没有具体记述的文字材料,但这“红色信仰之花”早已落地生根,开在每个人的心中,历史不曾忘记英雄。
鲁迅先生在《墓碣文》中写到:“待我成尘时,你将见到我的微笑。”时光荏苒,硝烟已经散去,历史却将铭记。在不断探索前进的道路上,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责任编辑:桑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