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房山区文明办
时间:2021-06-22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房山区党员干部将以优秀基层共产党员为榜样,在典型事迹中寻找初心,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一起来看看优秀共产党员张进宝的故事!
2009年底,张进宝选择迎难而上、反哺家乡,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全体村民的拥护下,回村任职,从此走向基层治理的第一线。
推动经济转型
刚回村不到半年,曹家坊村乃至史家营乡就迎来了巨大变革,要求乡域内所有煤矿关闭,产业退出。张进宝经营着一家年产量10万余吨的煤矿,放弃煤矿就意味着放弃稳定的收入来源,但是他在利益的取舍面前展现了极高的政治觉悟,毅然决然从自己做起,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成为第一批关停的煤矿企业。最终在2010年,曹家坊村大小50余座矿井全部关停,实现了黑色产业“退场”。
虽然煤矿悉数关闭,但多年的开采严重破坏了村内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植被损毁、水土流失、采空塌陷等问题,遗留下巨大的生态伤疤。张进宝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为了解决生态问题为村里增收创收,2011年,他积极践行“两山理论”,按照“生态为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一边抓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一边修建百瑞谷景区,推动“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的转型发展。
勇扛发展重担
当时村内问题严重,一方面因为开矿时期分配不均导致出现遗留问题,另一方面失去煤矿经济支柱,很多村民都没有经济收入,村内上百人的就业问题无法解决。张进宝按照求稳定、谋发展的工作思路,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按照“应给尽给”的原则满足村民的合理诉求,甚至自掏腰包进行垫钱。不断争取矿山修复项目,为本村及周边地区村民创造就业机会,最多时解决200多人的就业问题。
张进宝还促成百瑞谷旅游开发公司同曹家坊村达成合作经营意向,将利润的10%分配给村集体,并且先后捐资600万元用于村集体公益事业,彰显了责任担当。
经过几年的努力,生态环境逐步恢复,村民有了固定收入,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提升。但这一片向好的前景,却以张进宝本人的巨大付出为代价。付出巨额的修复和建设费用及人工工资,却看不到任何盈利的希望,他的家人和朋友都劝他不要继续加大投入了,但张进宝却一直坚持着,并且丝毫不降低建设和工资标准,依靠着强烈的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畏困难迎难而上,10年间个人投资高达3.5亿元,毅然把村庄发展的担子扛在肩上,在转型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稳。
绿色产业典范
在张进宝的不断努力下,村庄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完成了3000余亩的生态修复区域,栽种各类树木10万余株,林木覆盖率由最初的不到40%提升到现在的80%,多年断流的山泉水恢复了自流,水质达到国家地下二类水标准,生态系统全面恢复,形成了山水秀美、景色相映、动植物和谐共生的美化画面。
由于案例典型突出,在2020年,曹家坊村废弃矿山修复和生态价值提升工程被自然资源部列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二批),为生态修复提供了可参考的范式。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百瑞谷景区的经济效益也得以体现。景区包括矿山修复展示区、自然风光区、农业休闲观光区、乡村民宿旅游区、红色文化展示区及游客接待服务区等,自2018年9月景区正式对外开放,累计接待游客1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0万余元,年均带动曹家坊及周边村庄人员就业百余人,彻底实现了绿色产业“接棒”的转型发展。
2020年,百瑞谷景区被北京市文旅局评为2020年网红打卡地,成为史家营乡转型发展又一支撑点。
(责任编辑:桑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