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宣传教育

密云区长城脚下红旗飘 转变局面的两场战斗——忆夜袭敌帐篷群

来源:密云区文明办

时间:2021-08-27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宜居密云推出《长城脚下红旗飘》栏目,第六十八期为您带来《转变局面的两场战斗——忆夜袭敌帐篷群》。

  1942年是我党领导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来的最困难时期,也是平北抗日游击根据地自1940年开创以来的最困难时期。作为平北抗日游击根据地中心区之一的丰(宁)滦(平)密(云)地区,也从1941年的发展、巩固的“黄金时期”进入到异常艰难的时期。敌人采取“集家并村”和“三光”政策把当地老百姓逼进“人圈”之后,在军事上又调兵遣将,不断袭击十团部队,企图分割我十团部队与当地老百姓已建立起来的鱼水关系。从1941年底开始,我们十团不得不化整为零,除留一小部分坚持丰滦密游击根据地,支持和配合丰滦密联合县政府领导当地人民群众斗争外,主力跳到外线去作战。在此情形下,我坚持内线斗争的部队和丰滦密联合县政府不得不把办公地点搬进深山,驻在密云县白河西岸牛盆峪村的西北方黄花顶山,属东西走向的一座山梁的阳坡处即臭水坑。

  1942年4月8日,伪满洲军34团集结大水峪、琉璃庙等处据点约600名兵力,也有人说有1000余人,其中还有日本鬼子100余人,对驻于臭水坑的我丰滦密联合县政府和十团的后勤机关进行长途奔袭,使我蒙受了极大的损失。敌人以为丰滦密联合县政府已经被消灭,十团已经被打垮,丰滦密地区抗日游击力量已不足为道了,只要再稍加“清剿”一下就可以从根本上解除心头之患。“臭水坑事件”之后,由于我跳到外线活动的部队一时未能收拢,未能给敌以沉重打击,于是他们便大摇大摆地搭起帐篷群驻进山区。对我坚持内线斗争的十团部队、游击队不分昼夜地实行驻剿,杀害我无辜群众。敌人这一举动不但给我恢复地区的斗争造成了极大妨碍,而且对当地群众的心理也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和压力。

  为激发军队和人民群众对敌斗争的信心,我们除了积极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不要被敌人一时的、表面的气势汹汹所吓倒,同时也在认真考虑必须给敌以沉痛教训,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给处于白色恐怖之下的人民群众以鼓舞。

  于是,8月中旬的一天,凌晨2点,我们在完成护送去冀东干部的任务后,我指挥团侦察连,请当地老乡当向导,在树木、荆蒿掩护下,顺着山沟悄悄摸向驻于二道沟西北平台的敌伪帐篷群。在行动前,我一再提醒大家,如果碰到敌哨兵问话,就说是自己人。假如敌哨兵开枪,我们不准开枪,以最快的动作迅速接近敌帐篷群后再猛烈开火。敌人前卫哨发现我军,竟然连枪也未敢放就吓得抱头鼠窜了。这对我们十分有利,同志们更是格外振奋,按预定计划迅速扑向了敌人帐篷群,以集束手榴弹和猛烈的射击打向敌帐篷群。

  睡在帐篷内的敌人一听枪响,早把白天欺辱老百姓的那份神气吓到爪哇国里去了。混乱之敌有的被当场击毙,有的被击伤,哭爹叫娘,如惊鸟兽散,跌跌撞掩四散逃命。

  敌人遭此夜袭之后,便撤除在山里实行驻剿的帐篷群,从那以后,敌人也不轻易进山“搜剿”和出袭我军了。我们却针对敌人烧房和“集家并村”的恶毒手段,从北平城买来花旗布,制作成帐篷,驻到深山里,与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敌人见此,知道已无法奈何十团了。当地人民群众更相信,黑暗只是暂时的,从而也进一步坚定了胜利信心。

  (责任编辑:甄珍)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