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宣传教育

东城区龙潭街道垃圾分类专项执法检查进社区 助推分类习惯养成

来源:东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1-09-07

  为进一步提升辖区垃圾分类工作精细化作业水平,龙潭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坚持“首善标准、精细执法”,突出“精”、“新”治理,在“精”字上下功夫,在“新”字上求突破,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常态化、自觉化、长效化。

  8月份,综合行政执法队开展“城管进社区”31次,规范垃圾分类行为10起。助推垃圾分类见成效,助力文明城区创建工作。

  调度“精准”,制度创新。

  坚持责任制,执法队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定期对“城管进社区”垃圾分类执法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调度分析,以问题为导向,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执法队结合日常巡查机制,坚持“党建引领、先锋携手、社会共治”的工作思路,在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执法工作中突出基层党建的领航作用。

  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对照居住小区桶站周边环境、公示牌、装修垃圾投放点设置、桶前值守等情况,对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基础设施配备、日常管理制度建立、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等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过程“精密”,管理维新。

  线上+线下。执法过程中宣传街道“线上预约+线下免费上门回收”模式,实现可回收物全流程精细化管理,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

  建制+强制。以《东城区餐饮服务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台账》和《东城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垃圾强制分类工作资料簿》为抓手,压实责任、源头减量。

  全面+重点。坚持“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调整工作重心,将“面的铺设”转向“点的治理”,确保完成上级派发的任务指标。

  执法人员对沿街商户垃圾分类设施设置、管理维护、宣传引导、源头减量和处置等方面进行检查,就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并要求责任主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

  设计“精细”,试点更新。

  以“垃圾分类+垃圾不落地+定时定点投放”为工作方向,助推垃圾投放“321”模式落地开花。“3”是指三定,定点投放、定时开放、定人管理;“2”是每天两次清运,投放站关闭后即完成垃圾清运,垃圾不在小区过夜;“1”是指安排1名垃圾分类指导员桶前督导、分类投放。

  执法检查推进建筑垃圾“不落地”,以公共空间无暴露装修垃圾,“无主垃圾”零存放为目标,督促实现龙潭地区装修垃圾的集中清运、统一消纳。

  检查发现辖区大部分居民能够准确分类投放垃圾,但仍有少部分居民未将生活垃圾投入相应的垃圾桶,执法人员当场对居民进行教育,告知其不按照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行为违反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要求立即改正。

  街道相关力量拧成一股绳,打好组合拳,搭建宣教体系,使垃圾分类理念入脑入心,居民垃圾分类习惯养成,垃圾分类工作“增质提效”。

  垃圾分类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下一步,龙潭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将突出“严格执法、精准执法”的主线,落实执法人员包社区实名制管理,积极做好垃圾分类专项执法工作,助推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准确率不断提高。

(责任编辑:张旭敏)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