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1-09-14东城团区委积极引导各志愿服务组织围绕“五个东城”建设,进行志愿服务项目化、规范化运行管理,下面让我们走进“在心里…在路上…”和“胡雅丽学雷锋志愿服务”志愿服务项目,来了解志愿服务在助力“幸福东城”和“精致东城”方面的探索实践。
建国门街道残联助残志愿服务队
“在心里…在路上…”
建国门街道残联助残志愿服务队坚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2015年7月创建“在心里…在路上…”系列助残志愿服务项目,以关注重度残障人士融入社会为切入点,借助社会力量引导和服务,积极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在出行及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身体和心理障碍的残疾人朋友,引导家庭成员及亲友,共同给予残疾朋友心理支持和服务。
厚德爱心小组志愿服务团队携手银建的士共产党员车队,秉承着“有爱无碍”的理念,针对乘坐轮椅的重度肢体残疾人、视力残疾人、离不开监护人陪伴的精神残疾人,轻松乘坐的士走出家门,享受便利、安全、体面的无障碍出行。
走进通州大运河开展“秋华似锦 定格光影”主题活动,观美景、赏秋色、开展摄影采风活动。
走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工作坊,体验把釉料填入丝间的“点蓝”乐趣。
走进北京圆明园,铭记历史,弘扬爱国情。
走进北京香山革命纪念馆,以“建党百年”为契机,了解党的历史。
走进北京陶瓷艺术馆,开展“陶瓷+冬奥” 匠“新”非遗文化融合活动,通过釉下彩绘制,将冬奥元素融入传统陶瓷文化。
自2014年开始,开展54次志愿服务,陪伴残障朋友出行服务达4214人次。足迹北至怀柔薰衣草庄园、雁栖湖畔,南至南海子湿地公园,东至美丽的汉石桥湿地公园、古北水镇,西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卢沟桥、风景秀美的西山公园,以及市内各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科技馆、故化遗址。
积极链接扶残助残志愿服务队-心世纪残疾人心理行为康复训练中心,创建“温心小屋”,为残疾人提供了一个集智能+数据化、个性化需求服务为一体的心理支持空间。快速有效地促进残疾人心身疲劳缓解,心理压力调节,维护心理健康水平。在这个空间里,除情绪放松外,还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心灵感悟、人际交流。
“在心里…在路上…”系列助残志愿服务项目,从建立之初的2家志愿服务队伍发展至今,已有14家长期合作志愿服务团队,共同开展“爱心护航”、“众志成城助家园”、“我与冬奥有个约会”、“以党建促园建 扬志愿新风”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服务时长2020小时、服务受益近7000人次。2019年被北京市评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东城区交道口街道
胡雅丽学雷锋志愿服务
。
胡雅丽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02年6月,现有队员45人。团队以“学雷锋精神,做文明使者”为宗旨,创建“胡雅丽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利用业余时间、节假日休息时间等非工时间,积极开展引导市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宣传控烟、高考护航、助老爱老等志愿服务活动。
在新冠疫情阻击战中,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立即请战,参与到社区卡口工作中,早九晚六,每周七天,每天九个小时,开启了三个多月的“967”工作模式,还主动变身“跑腿侠”,为社区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居家隔离的居民代取快递、代扔垃圾、代买物品等。
2020年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队员们深入7个社区共计30个点位,每天4个小时,克服蚊虫叮咬和垃圾散发出的异味,值守桶前耐心细致地为居民宣传讲解。还编写了整套快板词,“唱”出垃圾分类,“唱”进居民心坎儿里。
为深入贯彻“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的交通发展理念,队员们在地铁站、公交站、交通枢纽引导共享单车有序停放;在路口采用现场劝导、宣传宣讲等方式劝阻不安全和不文明行为,引导群众渐养成自觉文明摆放共享单车和安全骑行的良好习惯。
每年的高考季,队员们早早来到北京五中的学校门口,有的忙着周边交通疏导、路线咨询;有的为考生提供文具补充、防疫口罩、防暑药品等应急物品;有的为考生家长、考试工作人员提供遮阳伞、饮用水、折叠椅等物资。他们顶着烈日不求回报,只为给考生及其家长营造安全、温馨的考试环境,助力莘莘学子圆梦起航。
胡雅丽学雷锋志愿服务队自2002年成立以来,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64228小时,服务人次达到数百万次。虽然队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是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却从未间断。他们用爱心诠释“学雷锋精神,做文明使者”的团队宗旨,用奉献践行“雷锋是雷锋精神的创造者,我们是雷锋精神的传播者”的团队誓言!
(责任编辑:吴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