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1-09-22“让我先玩个痛快,再安排学习内容” “能让我自己安排时间,无论我做什么,都不干涉我”“能让我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书读,能有时间去打我喜欢的篮球,能有时间去刷一部大片”……
9月4日,在朝阳门街道市民活动中心,一场以“‘双减’政策来了,我的课后生活怎么过?”为主题的课后时光咖啡汇谈,开启了辖区青少年们开学后回到社区上的第一课。
现场邀请的所有嘉宾,在这里都将“戴上神秘的面纱”,积极参与到汇谈中来,成为青少年服务的志愿者、参与者。汇谈通过不同年龄段的中小学生、家长、教师、校长、专家等轮换分组讨论与交流,让更多的成年人(家长)听到在”双减”政策之后孩子们的真实心声。
2021年,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被纳入《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全年重点工作及教育部2021年工作要点。以“发挥学校指导作用,明确家长主体责任,研究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为目标任务。透过政府文件精神我们感受到,建立家校社协作育人机制,既是时代所需,也是社会所盼。
朝阳门街道市民活动中心,将依托“家校社协同中国青少年核心素养区域联盟”项目,探索并尊重孩子们的内在需要,统筹协调各类社会资源单位,积极引导学校、家庭、社区等多元社会主体,为辖区内青少年搭建社区活动成长平台,同时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构建“1+1+1≥3的“家校社协同”绿色教育生态体系。形成一个助力青少年核心素养发展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强大的教育磁场。
同时,遵循《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的“提升课后服务水平”,让所有青少年参与者能够在社区资源平台上实现精神共振、突破自我、提升能力的社会性成长。激活、唤醒家庭、学校、社会中潜在的教育力量,让教育从一个围墙内的“小教育”走向家校社共融的“大教育”。
朝阳门街道市民活动中心负责人介绍,该项目的指导单位是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家校社共育专业委员会,协办单位是中华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认证单位)、北京市社会工作者协会(认证单位),承办单位是北京市东城区家庭教育文化推广中心和网易未来教育研究院。
在“课后时光咖啡”汇谈最后,朝阳门街道负责人表示,朝阳门街道市民活动中心将按照学期持续在周末时间为辖区内青少年开展主题活动。本学期即将开展的家校社协同青少年核心素养课程内容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模块,以主题月的形式推进。活动内容根据前期调研涉及青少年核心素养提升的多元主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参与、践行、互动、团队合作的方式多样呈现。
(责任编辑:张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