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宣传教育

大兴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到清源街道开展理论宣讲活动

来源:大兴区文明办

时间:2021-11-15

  11月11日,大兴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赴清源街道开展理论宣讲活动。百姓宣讲员走进清源西里、滨河西里北区、彩虹新城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社区工作者、居民代表等人带来了一场绘声绘色的宣讲。

  讲人生故事 诉党员初心

 

  “幸福在哪里?”“幸福就在家门口。”这是宣讲员董静的回答。作为枣园社区的一名社工,在董静眼里,看到破败的大门被翻新、坑洼的路面被填平、废弃的空间被再次利用、枯萎的绿化带重现新生……这些都是他的小幸福。“以前想锻炼,还得出小区,现在下楼就是环形步道。”健身广场、老年驿站、主食厨房、便民超市等配套设施现在应有尽有。

  董静所说的,也是枣园社区居民的集体记忆——枣园社区从“劣等生”变成了“模范生”,旧景观焕发了新活力。

 

  “在清源街道学院社区有一位‘全职志愿者’,大家都叫她‘杨妈妈’,她就是杨召发。”宣讲员彭艳红为大家带来《小事里的担当印记》。不善言辞的杨妈妈,为当好志愿者,跑遍大兴所有的敬老院去“取经”;为给女儿做好榜样,她任劳任怨,全身心投入志愿工作中去;为了不断提升自己,她每年都要求自己学习新技能。不因小事而不为,持之以恒方得始终是她多年如一日的坚持。

  杨召发是清源志愿者的一个缩影。那些蓝色的身影,我们每天都能见到——寒风里的守桶员、门岗值守志愿者、文明交通引导员等,下次遇到他们请您配合志愿者的工作,对他们说声:“谢谢!”

 

  “小时候我娘就告诉我,党员就是危险时冲在最前面的那一个,我坚信不疑,后来,我也成了一位光荣的党员。”这是宣讲员贺德龙的自述,他的一生也在时刻践行着党员的职责。回忆起50年前,他在煤矿营井下作业时,遇见矿洞塌方,他毫不犹豫拿起两三米长的圆柱,在塌方处搭建十字井,抵挡滚落的巨石,防止了更大事故的发生。大腿被大石砸伤,他一声不吭,“当时没想那么多,我只知道我是党员,这是我该做的。”贺德龙激动地说。

  党员是什么?除了宣讲员贺德龙的自述,我们还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到答案。2020年,疫情暴发初期,清源街道及时成立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抗疫期间,临时党支部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党员们积极主动,履职尽责,挺身而出,冲锋在前。

  触居民共鸣 传“红色基因”

 

  宣讲员声情并茂,真情流露,台下的观众也听得入迷。听到贺德龙的故事时,清源西里社区居民方秀芹留下了感动的泪水,“一位真正的党员就是如此纯粹,无怨无悔,不求回报。回去后,我会教育我的孙子孙女们,要养成迎难而上、乐于奉献的美好品质。”

  从平凡的故事汲取向上的力量,从红色基因中传承艰苦奋斗的精神。(清源e讯)

(责任编辑:张东霞)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