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宣传教育

践行红墙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西城开启法治建设新征程

来源:西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1-12-13

  法治,立国之基,强国之本。“七五”普法以来,西城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在市司法局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绝对忠诚、责任担当、首善标准为引领,牢固树立红墙意识,立足区域发展实际,以深入宣传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根本,以强化重点对象学法用法,持续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为抓手,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为机制保障,努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浓厚氛围,各项工作扎实开展,有序推进。为维护区域社会和谐稳定,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建设营造了良好法治氛围。

  “大普法”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

  2019年西城区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非疫情期间拍摄)

  健全完善法治宣传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七五”普法伊始,区委明确提出要落实党对法治建设、对全面依法治区工作的统一领导,严格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领导职责,明确将法治建设纳入全区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2019年,区委成立了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由区政府领导变为了区委全面统筹,组织领导体系进一步完备。成立西城普法联盟,构建“大普法”工作格局,不断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落实考核评价机制和定期协商机制等。制定印发《西城区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实施方案》《西城区普法责任制清单》等文件,责任单位从59家增加为67家,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工作范围进一步拓展。

  全力推进各项普法工作落地落实

  普法宣传进军营(非疫情期间拍摄)

  系统推进宪法学习宣传全覆盖。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工作是“七五”普法工作计划中的重头戏,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宪法进万家、宪法进公共交通场所、红墙下的宪法晨读、宪法宣誓等系列活动,全方位开展宪法宣传工作,推动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起来”“落下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将活动开展与“七五”普法规划落实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宪法法律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2019年“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中,向西城居民群发90万条宣传国家宪法日手机短信,33.4万人次观看主场活动直播。2020年宪法宣传周期间在微信朋友圈投放宪法宣传公益广告,总曝光量达147.5万人次。西城普法联盟各服务队每年深入基层开展各类宪法宣传活动。“七五”期间,全区开展宪法宣传活动1000余场。

  在西单商业圈播放疫情防控宣传片

  积极营造依法科学防控疫情的社会氛围。疫情防控期间,全区各责任单位快速落实各项工作部署,结合区域工作实际,研究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举措,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按照全区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法律专家、律师等专业人士成立了法律顾问团,针对疫情防控期间社会典型案例,开展“以案释法”。同时,利用各法宣阵地播放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普法视频和电子挂图,悬挂普法标语,张贴普法海报和相关法律知识摘编,营造依法科学防控和推进复工复产的社会氛围。

  开展扫黑除恶普法宣传(非疫情期间拍摄)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普法宣传不缺位。结合落实普法责任制和“法律十进”活动,重点加强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设计制作扫黑除恶法治春联、宣传折页、横幅、海报、电子挂图等,积极利用各级法宣阵地,在全区广泛开展扫黑除恶普法宣传工作。制作扫黑除恶“以案释法”宣传册等宣传材料,利用案例进行普法,提升宣传效果。在车公庄地铁和湾子地铁站设立自助普法站,摆放扫黑除恶“以案释法”宣传册,供乘客自取学习。

  登莱小学《民法典》安全知识培训

  多措并举广泛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将民法典纳入学习计划,区领导带头学习宣传。全区各单位、各街道通过会前学法、配发民法典读本、知识竞赛等方式加强学习。西城区各街道通过张贴普法海报、播放普法微动漫、开展法治讲座等形式,送法进千家万户。

  西城区“诉源治理直通车”普法讲堂开展线上普法

  “以案释法”工作蓬勃开展。西城区坚持全面落实“以案释法”工作制度,成立了四支“以案释法”专业宣讲团,牢牢抓住法官、检察官、律师、行政执法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了“以案释法”进机关、“模拟法庭”进校园、“律师释法”进企业、“三重四快”进重点工程等特色主题活动。“七五”普法以来,全区开展各类以案释法活动5000余场,编印普法宣传手册20余万册。在北京电视台第三调解室、司法部网络课程等栏目举办活动600余场。打造西城区“诉源治理直通车”普法讲堂等一系列“以案释法”工作品牌。

  宪法宣传进地铁(非疫情期间拍摄)

  “法律十进”活动不断深化。聚焦民生,西城区不断拓展“法律十进”活动,紧扣普法中心任务、热点问题,结合重要时段、节点,在机关、社区、学校、企业、军营、景区、园区、交通枢纽、宗教场所等不同区域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建设区、街、社区三级普法阵地,实现法治宣传教育网络全方位覆盖。区域重点工作开展到哪里,法治宣传就出现在哪里,为西城区中心工作顺利推进,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紧抓重点对象普法精准有效

  普法宣传进机关(非疫情期间拍摄)

  强化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制发《关于完善北京市西城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实施意见》,在全区开展“法律进机关”,固化党(工)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区政府常务会前学法、国家工作人员日常学法,区领导带头出庭应诉,领导干部带头述职述廉述法等机制。建立“西城区法治骨干人才库”,联合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举办“西城区公务员依法行政与能力建设高级研修班”和“西城区法治骨干培训班”,5年来累计参训达2000余人次。通过各级各类法治培训,切实提升了国家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自觉成为尊法于心、学法于脑、守法于纪、用法于行的法治实践者。2020年,西城区被命名为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

  金融街少年法庭活动(非疫情期间拍摄)

  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促进青少年法律素质提升。西城区广泛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全区义务教育小学、初中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以法治副校长、青春船长等队伍为抓手,教委和学校上下联动、分工负责,扎实推进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建成五十六中、回民小学等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将法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法治主题的辩论赛、“模拟法庭”等形式,丰富学生法律知识、提高法治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法治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西检杯”“宪法进校园”“小手拉大手”“法治夏令营”等特色主题活动1000余场。“西检杯”中学生思想道德法律知识竞赛连续开展21年,成为西城区和全市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品牌活动。

  西城大妈普法服务队发放法治春联(非疫情期间拍摄)

  全面提升辖区居民法治观念,推动法治社会建设。五年来,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民生,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法律需求,推动普法精准化、精细化。在重点时间节点,组织责任单位在关乎国家安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疫情防控、物业管理、垃圾分类等社会热点难点方面加大普法力度,做到月月有主题,宣传有重点。全区开展各类普法活动2万余场,发放宣传材料100余万份。

  走出西城特色普法依法治理新路径

  学校里开展“红墙下的宪法晨读”活动(非疫情期间拍摄)

  突出“红墙”特色,提高普法工作政治站位。西城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践行“红墙意识”,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学习宣传宪法作为普法首要任务。举办以“践行红墙意识 弘扬宪法精神”等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在全区中小学中开展“红墙下的宪法晨读”活动;利用背街小巷治理和腾退空间,建设“法治宣传一条街”和“宪法宣传一条街”;西长安街成立街道级宪法宣传推广中心,打造离“红墙”最近的宪法学习宣传阵地。2019年全区开展“唱响国歌 守护国旗 致敬国徽”主题法治宣传活动,为建国七十周年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国粹苑京剧普法活动(非疫情期间拍摄)

  突出“京韵”特色,拓展创新法治宣传方式。西城区普法工作充分发挥“京韵”底蕴深和文化传承醇的优势,法治文化建设繁荣发展。2018年举办“同心共筑中国梦 法治文艺西城行”法治文艺大赛,原创相声《法治在心中》荣获北京市法治文艺大赛三等奖。各街道创新地结合传统文化形式,打造“京剧唱法”“剪纸普法”等品牌普法项目,创作出《翰墨太极普法同行》等优秀法治文艺作品;原创MV《为了谁》代表北京市入选司法部金曲评选。制作拍摄百余部普法微视频、微动漫等作品,2016-2020年西城区连续荣获北京市法治动漫微视频征集活动优秀组织奖和优秀作品奖。开展“法治文艺走基层”巡回演出,利用传统曲艺形式开展法治宣传,寓教于乐,深受群众欢迎。

  牛街礼拜寺“以案释法”大讲堂活动(非疫情期间拍摄)

  突出“民族”特色,普法阵地多点开花。“七五”普法期间,牛街街道深化“法律进宗教场所”,街道司法所与牛街礼拜寺签订法治宣传协议,建立了法治宣传进清真寺的长效机制,邀请法律专家定期为信教群众宣讲法律法规。在多民族居住的社区开展示范创建,举办民族邻里节等特色活动,广外街道红居街社区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西城区将法治与廉政、党建等阵地相融合,在国粹苑、牛街礼拜寺、北京坊等地建设具有西城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在大观园、什刹海、恭王府、动物园等公园和景区,经常性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将法治文化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有效促进了民族团结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西城区司法局与西城法院联合开展系列线上普法活动

  互联网+普法新模式,全媒体普法力度不断加大。“七五”普法期间,西城区大力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工作,通过西城普法联盟新媒体矩阵,利用微信、微博、直播、抖音等方式,开展“云普法”。建设了“西城家园”法律直通车、区法院“西西说法”、区检察院“西检说”、团区委“权心权益”、区妇联“追剧学法”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普法专栏。“诉源治理直通车”普法讲堂开展活动30余场,线上线下累计200余万人次参与。

  “七五”普法已顺利结束,“八五”普法将全新起航。北京市西城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履职,守正创新,扎实有效推进各项工作,开启法治西城建设新征程。

(责任编辑:张旭敏)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