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1-12-13“白衣执甲第一线,社区防控筑铁墙。科技强国成果棒,银河北斗来导航……”这一自编自导自演的京剧《不辱使命》不仅唱进了京剧迷的心里,也唱响了铮铮铁骨的军人风采。这是广外街道茶源社区军休九所戎晖艺术团合唱队创作的曲目,用京剧形式演唱革命歌曲。
“我们最早用京剧演唱革命歌曲是在2015年街道庆祝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表演上。”戎晖艺术团团长王凤娟回忆说,当时艺术团表演时使用了团员李启和作的曲,歌词则沿用了《保卫黄河》。红歌+京剧的表演立即引发观众热捧,“那场表演完还有些遗憾,因为词不是我们自己原创的。”从那之后,合唱队加紧训练,逐渐形成了团员李启和编曲、王凤娟作词,团员们一起优化改进的创作和表演之路。
戎晖艺术团合唱队初创时有54人,其中有4位从战友文工团退下来的京剧演员。以前做京剧音乐的李启和成为了团队编曲,晋剧团武旦出身的张文川和战友文工团京剧团的宗胜利成为了编导,唱小花脸的柳国维、唱老旦的王世平成为了领唱。“当时,许多队员都是非专业出身。考虑到创作、培训和表演等因素,合唱队决定用京剧表演革命歌曲。”李启和说。
表演方向确定了,歌曲主创也有了,编导和领唱已到位,可唯独缺个作词人。寻找挖掘工作落到了艺术团时任军体九所文化干事、戎晖艺术团团长李小燕身上。李小燕突然想到,军休所党委第八党支部书记王凤娟平时喜欢文艺,也写诗歌,还为军休杂志《军休之友》投过稿。想到这里,小燕立即联系王凤娟,并得到了积极回应。
“听说是为京剧作词我有点担心,不知道从哪入手,反复听了李启和老师创作的曲调后,我深深被感染着,很快就找到了创作灵感。”王凤娟回忆说。她为合唱队创作的第一首歌叫《军人礼赞》,主要描写革命军人保家卫国、无私奉献,“作词讲究押韵,所以填完词后,我与团员一起商量,不断优化。”
从此,合唱队以京剧编曲,以革命军人为创作主题,表演时穿上军装,开创了合唱队富有特色的创作表演之路。此后,每逢重大节日,广外人就能看到戎晖艺术团合唱队的表演。
每次演出,戎晖艺术团合唱队精彩的表演都会让观众啧啧称赞。而为了达到最佳表演效果,合唱队队员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合唱队很多人没经过专业训练,而京剧演唱又有许多专业要求。多亏了队里几位专业的京剧老师,手把手教授指导,一点一滴提升合唱队的演唱水平。”合唱队领唱高树华说。
虽然合唱队许多成员不是专业京剧出身,但大家都喜欢京剧,热爱军旅生活。所以每次训练,队员们从唱腔、背词、节奏到表演动作,每一个细节都严格要求自己。在训练现场,经常会遇到京剧老师一句一句教、队员一字一字学的场景。甚至许多队员回家做饭吃饭时都不忘反复练习曲目。
“《军人礼赞》是我们第一首原创曲目。经过反复训练后,表演效果还是不理想。于是,队里要求下次排练单独进行演唱考核。此后,很多队员都利用业余时间反复训练和交流。我曾看到一个队友在社区走路时还背歌词。当时打招呼,对方竟然没有听见。”据合唱队编导宗胜利介绍,在随后的表演考核中,大家都是一次通过。
随着戎晖艺术团合唱队的名气越来越大,各种邀请纷至沓来。但合唱队始终坚持一条原则:只参加为社区居民服务的公益表演。
“我们许多人都经历过革命战争,深刻认识到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要用歌声唱出革命军人的可贵精神,用歌声唱出祖国的繁荣昌盛。”王凤娟说。
(责任编辑:张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