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宣传教育

房山法院平凡京法人朱乐:判者,医心

来源:房山区文明办

时间:2022-01-13

  在房山法院,有这样一名法官。他是大家公认的“帅哥”,英俊的脸庞下尽显法官独有的冷静沉着。他是众人口中的“才子”,低调务实的背后难掩横溢的才气,可谓“始于颜值,敬于才华”。他是百姓喜闻乐见的说法者“小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着法治理念。他就是朱乐法官。

  他是一名裁判者,在案件是与非的较量中,他总是站成一个精确的坐标,运用法律知识捍卫公平正义;他也是一名“医者”,用耐心和责任心化解当事人心中的凝重和焦虑,以爱之名留住了世间温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怀揣“医心”的法官背后的故事。

  找准症结 用法律修复人心

  楼下的老刘和楼上的老张是一个单位的同事,也是多年的邻居,退休在家后还时常走动,最近却因为房屋漏水的事闹到了法庭。

  朱乐法官到现场勘验后,发现只是屋顶有水渍、墙面有点脱皮,损害不严重,应该可以调解。

  可事情没那么简单。老刘和老张是出了名的“犟头”,还没开庭就杠上了。

  “你怎么知道就是我家漏的水?我家厕所做了防水,不可能漏水,你拿证据来?再说了,这么点水印,你敢要一万多?你这不是讹人吗?”

  “不承认是吧?不承认咱就鉴定,有办法查清楚。法官,我申请鉴定。”老刘当庭提交鉴定申请,要求对漏水的原因和损失进行司法鉴定。第一次调解不欢而散。

  “老刘,鉴定时间长,鉴定费也不是小数目,可能比你这损失还大呢。”

  “砸锅卖铁,我这官司也跟他打下去。”

  “老张,你住楼上,老刘家漏水,不能说跟你家没有关系,现场咱们也看过了,损失不大,真得没必要鉴定。最后这鉴定费用,还不是你们两家分担,不值得。”

  “鉴定就鉴定,他不是要打官司吗,我耗得起。”第二次调解无果而终。

  “这种案件,移送鉴定机构,鉴定一下因果关系和损害后果,我们依照鉴定结果一判,不就结了,跟他们费那么多口舌至于吗?调解浪费的时间,都够写几个判决的了。”法官助理提出了质疑。

  “损失小诉讼成本高,能不鉴定尽量不鉴定,再调调试试吧。再说,几十年的老邻居,一鉴定一判决,情分就都没了,还可能激化矛盾。”朱乐法官的坚持抚平了助理心中的小疑虑。

  一天,老刘打来电话说:“朱法官,我家老爷子去世了,我得料理后事,我申请案件延期审理。”“没问题,你先忙家里的事,节哀。”

  放下电话,朱乐法官拨通了老张的电话:“老张,老刘的父亲去世了,你知道吗?”

  “是吗?没听说啊,他父亲九十多了,人缘不错。”

  “那这样,老张,你们是多年的同事、邻居,官司归官司,人情归人情,这该去吊唁的还得去吊唁。”

  “我们都闹成这样,合适吗?”

  “有什么不合适的,在公司你还是他的班组长,好歹你也是个领导,这点心胸应该是有的吧。”

  “好好好,我去。”

  一个月后,老刘打来电话说要撤诉。朱乐法官从电话里得知,双方和解了,老张给了老刘三千块钱作赔偿,老刘死活不要,最后只收了一千。此后,老刘和老张,再也没来过法庭。

  朱乐法官说,法院应当成为当事人矛盾的缓冲带,而不是挑动当事人决斗的竞技场,尤其是这种家庭邻里纠纷,既要解开纠纷的法结,更要解开当事人的心结,判决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

  同理共情 让判决不再冰冷

  周末,朱乐法官在法庭加班写判决。忽然,桌上的电话响了。

  “我没法活了,你们这是把我往死路上逼啊。凭什么分我的财产,我这是活命钱,最后一根稻草啊,你们也给我掐断了。你们是非得让我鱼死网破不可吗?”一接起电话,就听到了电话那头的大声吼叫。

  朱乐法官听出来了,这是一个离婚后纠纷案件的当事人徐某。法官助理通知他领判决,他死活不来,所以给他邮寄了判决。

  “你先冷静一下,你的心情我能理解,其实我也一直想和你聊聊。”朱乐法官耐心安抚着徐某的情绪。

  “我们都已经离婚了,该分的财产也分过了,凭什么还要分我的公积金,这是我攒了二十多年的辛苦钱,我还指望这点钱过后半生呢。”

  “按照法律规定,你们婚姻存续期间的公积金也是夫妻共同财产,对方主张分割,是没有问题的。”

  徐某曾经是一名小学老师,因为妻子全职在家带孩子,为了增加家庭的收入,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他辞职下海了。

  没成想,创业屡次失败,精神压力之下,他便开始酗酒赌博。后来妻子和他离了婚,单独抚养起了孩子。

  电话里,他聊了很多,聊他创业的失败,聊他生活的种种不顺,聊他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聊他对人情冷漠的抱怨。朱乐法官偶尔劝慰一下,更多的是在倾听。

  整整三个小时,他的情绪平复下来。“好好活着,就有希望”,朱乐法官语重心长的叮嘱道。

  “让您见笑了,放心吧,我不会干傻事的,大周末的,耽误您这么长时间。”

  放下电话,朱乐法官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他想,“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有时去治愈”,不仅是对医生的要求,或许也应成为法官处理家事类纠纷的准则。

  胸怀悲悯 让司法也有温度

  李老太过世后,家人在收拾遗物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份遗嘱。

  李老太在遗嘱里说,要把自己名下的房产给孙子周某,这让原本平静的生活泛起了涟漪。

  几番协商不成后,周某把父亲和叔叔告上了法庭,要求法院判令李老太名下的房产由其继承。

  周某的父亲对此自然是没有意见,但叔叔一家却炸开了锅,“两儿子还在呢,老太怎么可能把房产直接给孙子,这遗嘱肯定是假的”。

  “这分明就是奶奶留的遗嘱,既然他们不认,法官,我申请鉴定,让事实说话”。周某向法院提出申请,对遗嘱的真实性进行鉴定。

  几经周折,最终鉴定机构对遗嘱的真实性予以确认。叔叔一家哑口无言,但和侄子周某一家的关系却日渐紧张。

  考虑到叔叔患有疾病,虽然不符合必留份的条件,但毕竟生活拮据,朱乐法官多次调解劝和,试图消弭双方之间的矛盾。

  庭审中,周某也曾表示,如果法院认定房产由其继承,可以适当对叔叔进行一些补偿。但双方最终未能达成一致。法院判决房产由周某继承。周某的叔叔不服一审判决上诉,二审维持了原判。

  木已成舟,叔叔一家去找周某,要求兑现当时补偿的承诺,拿到生效判决的周某却迟迟没有表示。

  “朱法官,我们家这口子的情况您也了解,看在我们生活这么困难的份上,您帮我们去做做工作吧。不然房子我也不给他腾,我就等着执行法官把我赶出去”,婶婶向朱乐法官打来了电话。

  “这个婶婶从案件立案后就一直对您不满意,现在案子生效了,您还要管吗?要不让他们直接去执行吧”,小助理提议道。

  “这两家人一直以来剑拔弩张,要是真去执行,矛盾肯定会更激化,而且当时周某只是口头承诺,叔叔未必能拿到补偿款,但他们家的情况确实挺需要这笔钱的,现在不是提倡审执联动吗,咱们就再充当一次‘执行员’吧”。

  接下来的时间里,朱乐法官不厌其烦地给周某做思想工作。

  最终,周某同意给叔叔10万元补偿款。叔叔一家也顺利地把房屋腾退给了周某。拿到补偿款的那一刻,婶婶对朱乐法官深鞠一躬:“谢谢您,朱法官!”

  那一刻,朱乐法官笑起来眼里闪着光:“让一个人从不满到感谢,确实不容易,但值!”

  后 记

  朱乐法官说,法官这个职业,就像医生,也是在“治病救人”,练就扎实的专业功底是第一要务。

  学术论文二等奖、调研报告三等奖、裁判文书优秀奖、办案质量标兵奖、司法改革创新奖……朱乐法官的书柜里除了分门别类的法律书籍,还塞了满满一格的奖状证书。

  他说,我们这代法官,是承前启后的一代,我们会经历不满与误解,会经历改革的阵痛与不适,但我们咬咬牙挺过去了,后来者才能更好地走下去。

  作为一名人民法官,就是要用规则裁定是非,用法律惩恶扬善,用手中的法槌,敲出正义之声、公平之声、良善之声!

(责任编辑:王健恩)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