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冬奥会盛大开幕,西集面塑作品《虎娃迎冬奥》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亮相。整个作品包括一组直径50厘米的宫灯,一组长约540厘米,宽约130厘米的沙盘。通过面塑作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奥运精神,彰显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
集体制作面塑现场
展品由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帆的工作团队设计和制作,接到任务后,从设计、制作再到安装,作品经过10余次改稿,6次审稿,17人历时61天的日夜奋战,克服了设计制作中的面塑作品搭配、色彩技艺调配、温度不稳定、沙盘材质美感和环保、作品包装技巧、运输过程牢固安全等难题,最终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完美呈现。
指导面塑制作现场
展品意义丰富,寓意高远。面塑宫灯包括一个主灯笼和两个副灯笼。宫灯外形采用红色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春”字将“大、中、国”三字融合,寓意冬奥会开幕恰逢立春之时,搭配“天宫号”空间站和“神州九号”等大国重器,加上冬奥会标志,呈现中国科技实力伴随着经济发展同步壮大,传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面塑作品展示
在中国文化中,红色代表着好运和幸福,红色面塑展品表达中国人民为冬奥会喝彩、为各国奥运健儿加油、喜迎八方客之情。同时,宫灯造型神似地球,诠释“更快、更高、更团结”的奥运精神,弘扬中国人民奋发拼搏的竞技精神及爱好和平美好的民族精神。
面塑沙盘包含华表、天坛、四合院等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融合冰立方、虎娃冰上项目等冬奥元素,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冬奥会完美结合,展现中国特色建筑气势磅礴、梁枋构件巧妙、精巧自然。
杨帆说道:“刚接到通知时心里很高兴,面塑可以和全世界的体育盛会融合,接下来就是压力,既要体现面塑文化又要与冬奥会相融。我们设计的沙盘六易其稿,最终定稿现今的《虎娃迎冬奥》。直到2月4日冬奥会顺利开幕,作品完整呈现,通过大家的验收,我悬着的心才踏实下来,由衷地为我们西集女性群体感到骄傲。”
西集面塑作品《虎娃迎冬奥》在北京冬奥会成功展出,展现了面塑艺术的独特魅力,表达对冬奥会的美好祝福。通过面塑作品的制作,提高了荣誉感和使命感,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通过培训,提升了能力。走出西集,走向世界,一起向未来。
(责任编辑:冯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