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延庆区创城办
时间:2022-03-083月4日晚,延庆冬奥城市文化广场一派祥和欢乐的气氛。残疾人代表孟玉林面带自信微笑,在工作人员的推行下,用手中的火炬点燃了火炬台,瞬间掌声、欢呼声四起。
说孟玉林普通,因为他只是参与冬残奥会火炬传递的565人一员;但他也有不普通之处,作为参加火炬传递为数不多的残障人士之一,孟玉林10年来坚持传承毛猴技艺,身体力行地传播非遗文化。
2012年,孟玉林通过参加市残联培训,开始接触毛猴,认真观摩前辈作品,通过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充实自己。提到毛猴,可能大多数人是陌生的。实际上,毛猴又叫“金蝉猴”,是用蝉蜕等中药材制成的手工艺品。最早的时候是四种原材料:辛夷、蝉蜕、白芨和木通。
“我从小意识到自己身体的缺陷,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因此对生活的看法和同龄人不一样,我要学习知识,用知识丰富自己,人生才有意义。学摄影、针灸,修钟表和家电……每学一样我都记在脑子里,成为一项技艺,到现在我都没有忘记。”孟玉林说。
平日里,一个个小小的自带灵气的毛猴和孟玉林的“头脑风暴”一次次碰撞,碰撞出无数个栩栩如生的毛猴形象,造就出一种绝妙的艺术境界。
一把刀、一把剪、一把镊子就能做毛猴,但准备工作却很重要。每次制作前,都要精挑细选一番,直到找到心仪的原料为止。只见他在小小的工作台前摘下蝉蜕的口器做脑袋,前腿做下肢,后腿做上肢,以辛夷做躯干,一一黏合,就成了一只憨态可掬的毛猴。
为了塑造一个个“小精灵”,在传统文化风格基础上,他还加入自己的构思,让传统毛猴华丽转身,登台亮相。他将妫河、万里长城甚至传统节日等一系列元素融入作品中,创造了无数令人赞不绝口的手工艺品,每件作品都充满正能量,极具亲和力和感染力。以世园会为题的《妫水湖畔》系列作品,部分被延庆区博物馆收藏;以北京冬奥会为主题的作品《海陀盛世》更是传递着延庆人浓浓的冬奥梦,诉说了国人炽热的冬奥之情。冬残奥会已经开幕,他通过创作残疾运动员参与残奥赛事的毛猴作品,为运动健儿喝彩。
自2015年以来,孟玉林多次应邀到中小学进行非遗进校园教学工作。他还走进妇联、街道、残联、温馨家园等进行毛猴技艺培训,让越来越多人感受到中国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这次冬残奥会在咱家门口举办,我感到非常高兴。运动员们在赛场上奋力拼搏,我觉得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在生活中勇于拼搏,不断突破极限,超越自我,做生活的强者,争取为社会多作贡献。”孟玉林说。(延庆报)
(责任编辑:王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