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宣传教育

延庆区:日行三万步的冬残奥村“小管家”

来源:延庆区创城办

时间:2022-03-10

  “冬残奥会期间,床的高度必须从55厘米降到45厘米,再去测量一下”“通往餐厅的无障碍通道有些缝隙,需要再调整”“引导标识可以再贴低一点,这样在轮椅上看会更舒服”……延庆冬奥村(冬残奥村)运行团队住宿物资管理主管祁云飞仔细检查着每一个细节,每天与合同商共同盘点物资数量上千次,走遍组团各个角落,日均步数近三万步,为确保转换工作万无一失,他事无巨细。

  祁云飞是区文旅局的一名干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他被借调到北京冬奥组委,负责延庆冬奥村(冬残奥村)住宿物资分配和赛时移入赛后移出工作。2021年9月16日,祁云飞到延庆冬奥村运行团队报到,开始对冬奥村内5个组团、4个中心、570套客房及1380张床位进行布置。“那时候距离延庆冬奥村预开村仅有四个月,但所有的房间基本上是空的。而到了残奥会转换期,我们还要在44个小时内将房间物资逐一撤出,同时移入适合残疾运动员使用的物资。”祁云飞说。

  时间紧,任务重,祁云飞与团队同事一起迅速展开转换期住宿运行服务保障工作。延庆冬残奥村内的客房共有三十多种户型,大到床和衣柜、桌椅如何摆放能够适应残疾运动员日常生活需要,小到热水壶、毛巾等常用物品的配备,都需要精心准备。为此,住宿团队的同事们夜以继日,事无巨细,精益求精,力求每个房间都能让残疾运动员们有舒适的入住体验。

  2月25日,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先遣团多名成员和国际残奥委会官员先后抵达入住布置妥当的住宿组团,并率先体验了4个中心服务。智能温度调节系统、可视对讲机、充满科技感的智能床以及床上摆放的“雪容融”抱枕,房间里的每一个细节都透着舒适和温馨,赢得先遣团成员阵阵赞叹。“我们的目标是共同的,让残疾运动员有回家的感觉,让他们的居住没有障碍。”祁云飞说。

  冬残奥代表团的需求极具个性化,“有运动员的房间急需对床铺位置进行调整”“有代表团提出想要增设移动电源”……随着比赛的进行,住宿运行团队收到了更多“个性化”的需求。祁云飞解释,这些电器并不包含在房间的标准配置中,代表团有需求,他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协调,对接相关领域进行办理。

  在农历虎年举办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自带“霸气”,运动员们都渴望在赛场上“如虎添翼”“虎虎生威”,而对恰好在虎年出生的祁云飞来说,“本命年”里的冬奥会服务保障更是人生中一段精彩而难忘的经历。(延庆报)

(责任编辑:吴杉杉)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