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房山区西潞街道苏庄三里社区书记邵雪松来说,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把她的全部思想和感情投入到她所热爱的社区工作中去。
从参加工作到今天,最好的青春年华,邵雪松都在社区繁杂的工作中度过,3000多个日日夜夜,社区党建工作、创城工作、垃圾分类工作、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巾帼志愿服务中总有她忙碌的身影。她就是这样的人——一位兢兢业业把青春默默献给社区事业的女书记,用奉献注解着责任与担当。
雷厉风行是她做事的特点,但凡有机会接触过邵雪松的人都会对她留有深刻的印象,“雷厉风行”是最能概括她性格特质的词语。乐于助人、心直口快,在工作上秉持着雷厉风行的作风;人与人交往令人如沐春风的她,时刻保持势在必行的决心和似火的激情。邵雪松快人快语,做起事来也风风火火。
邵雪松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已经10年,累计服务时长5000多个小时,她一直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她作为社区妇联主席、志愿家庭服务队的带头人,组织并参与“关爱贫困母亲”志愿活动,贫困母亲王女士早年丧夫带着唯一的儿子一起生活,多年来家里一直堆放大量废品、垃圾,存在较严重的安全隐患。针对这种情况,邵雪松带领“慧雅妇女之家”的志愿者服务队和心理咨询师到王女士家中帮扶困难母亲清洁卫生,并对其母子开展心理疏导。同时社区还出资出力帮助联系装修公司帮助其家里进行屋面亮白、铺设地砖,从而使王女士的生活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另一位贫困母亲李女士因为生活不能自理,且老伴也去世较早,日常只能靠儿子照顾,面对这种情况邵雪松带领“慧雅妇女之家 ”志愿者服务队也对其进行帮扶,经常帮助清理卫生。
她参与“垃圾分类桶前值守”志愿活动,发放垃圾分类宣传资料,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的有关知识,实现有效指导、有效监督、有效劝导;她参与“助力创城清洁”志愿活动,对楼道堆积物、绿地白色垃圾进行清理,真正消灭卫生死角,令社区人居环境旧貌换新颜。
2022年2月2日她参与了冬奥会火炬传递活动。这次活动同去的只有8人,都是在基层一线取得突出成绩或是荣获北京市“两优一先”荣誉称号的,来自不同的岗位。她们传递的地点是在北京冬奥公园,传递的时间是2月2日下午,她们一组人到达现场指定位置时是下午3点。
她接力的是313棒,她的上一棒是来自顺义区的一位老师,她俩的口号是“纯洁冰雪,激情相约”。她与下一棒的口号是“一起向未来”。
她们每个人手擎火炬跑50米的距离。这不仅是她个人的光荣和幸运,也是苏庄三里社区、西潞街道和房山人民的光荣和幸运。
2月20日北京工商大学附属小学开学的第一天邀请她带着火炬进校园参加“开学第一课”,和同学们分享火炬传递的感受。有孩子问她:我长大也想当火炬手,该怎么办呢?她回答说:按照毛主席的话去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还有孩子问她:什么样的人才能当火炬手呢?她回答说:爱党、爱国、爱人民、为社会做贡献……
面对上上下下的好评,她有自己的诠释:“我只是社区工作者的一员,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同事们的共同努力。我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我还要跟大家一道,一步一个脚印去完成。”
敢闯敢做的“女工匠”热爱社区事业,长期从事社区工作无怨无悔,敢想、敢干、常抓、常新,尽心尽力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
她还有许多的称号:
如全国百名优秀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组织书记、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北京社会好人、先进社区居委会主任、学习之星、北京市人大代表……最近又被推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代表的提名推荐候选人。
每个称号后面都有满满的付出和重要的贡献,如果没有这么多贡献,怎么能当火炬手呢!她作为火炬手传递的不仅是奥运精神,同时还有党的宗旨、国家的使命、民族的精神、社会的责任。
如今,北京冬奥的火炬熄灭了,但精神的火炬却在全国人民心中燃起,邵雪松表示:她要同社区人民一道高擎火炬向未来……
(责任编辑:胡术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