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门头沟区文明办
时间:2017-10-31门头沟国家级非遗京西太平鼓表演《鼓韵生平》
74岁的瞿弦和、张筠英朗诵《我愿是激流》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之际,我们迎来了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对于“以孝立国”的中国人来说,重阳节被赋予了敬老爱老的深刻内涵,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蕴含着中华儿女的人生准则。特别是对于西山永定河文化孕育出来的门头沟人,欢度重阳佳节已经成为了该区的传统和标志,也是市民感恩父母、孝敬长辈、回馈社会的方式。
重阳节期间,由首都文明办、中共北京市门头沟区委、门头沟区政府主办,中共门头沟区委宣传部、门头沟区文明办等单位承办的2017北京重阳文化节再聚门头沟。
2017年的北京重阳文化节充分联动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区域,通过登山大会、文艺演出、戏曲进基层、公益进敬老院等四大活动版块,全面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深刻发掘区域艺术特色,以点带线、以线促面,紧紧围绕“情怀·祝福·相伴·感恩”的主题,烘托孝亲敬老、浓情感恩的节日意义,传递“孝心”、“爱心”、“善心”的社会正能量,也为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十九大献礼。
传承:重阳佳节浓情重
自2012年起,门头沟区已连续多年打造北京重阳文化节,传播中华民族的孝道精神,形成了地区的特色文化品牌。通过文艺演出、登高祈福、公益服务等一系列活动环节,多角度、全方面赋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重阳节新的意义和内涵,彰显老年朋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面貌和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时代风采,引导更多的年轻人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
厚植:情系西山永定河
门头沟区地处大西山的核心地带,被称为“京西人”。重阳节充分展示门头沟人文荟萃、岁月静好的祥和世态,深刻挖掘门头沟文化特色、历史悠远的区域魅力。以此为契机,吹响宣扬传承西山永定河文化的号角,为建设先进文明之都、建设美丽中国注入文化力量。
弘扬:激发文化新活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城市的灵魂,是区域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基石。门头沟区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本着积极弘扬多元、包容、创新的文化品格。重阳节是文化的纽带,将传统节日文化与现代流行元素相结合,打造传统文化节日新品牌,为传统节日发展注入新活动,从而推动门头沟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引领区的建设,力争打造门头沟区成为弘扬中华文明与引领时代潮流的文化名区。
老年舞蹈《风酥雨忆》
老年舞蹈《风酥雨忆》
相关活动:
(一)“妙峰登高,祈福重阳”——重阳节登山大会
游客在妙峰山景区登高望远,还可参与系祝福条、猜灯谜、领茱萸香包等重阳节传统民俗活动。
市民在妙峰山登高祈福,参加传统重阳活动
市民在妙峰山登高祈福,参加传统重阳活动
(二)“浓情北京,感恩重阳”——重阳节文艺演出
10月30日,以“情怀·祝福·相伴·感恩”为主旋律、以老电影歌曲、老艺术家朗诵为主线,重温时光、串联记忆,展示出当代社会年轻人继承美德、老年人幸福安康的盛世景象。90岁的田华、82岁的刘秉义、78岁的陈爱莲等老师带来了精彩的表演,全面烘托孝亲敬老、浓情感恩的社会氛围。首都文明办相关领导、门头沟区四大部门领导、市民群众近800人出席活动。
90岁的田华老师朗诵《我的祖国》、《你们年轻 我们也年轻》
82岁的刘秉义领唱《夕阳红》
78岁的陈爱莲老师表演舞蹈《重阳庆》并和观众深情互动
(三)“国粹经典,情暖重阳”——重阳戏曲进基层
2017年10月,在门头沟影剧院上演经典评剧大戏《花为媒》、《三请樊梨花》。为老戏迷呈现原汁原味的梨园风采,传承中华民族艺术,祝福感恩父母长辈,让更多的老年朋友在自己的节日里感受浓浓的欢乐。
(四)“孝亲敬老,相伴重阳”——孝心走进敬老院
2017年11月,为延续重阳节传统文化的感召力,让“孝心”、“爱心”和“善心”能够持续传承发扬,我们将走进敬老院,一起和老人聊天、下棋、包饺子,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并邀请专业老师开展工艺小课堂和养生小讲堂,养身健体、手工意趣,尽享天伦之乐。
(责任编辑:桑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