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宣传教育

北京通州开展“传统文化与家风塑造”主题活动

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18-07-10

  “传统文化与家风塑造有着必然的联系,培育好家风,不仅是促进家庭和睦、子女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改善社会风气的需要。家风正则政风淳,政风淳则民心顺”。

  7月6日,如意社区在街道宣传部的倡导下,按照第八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的活动要求,在如意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开展了阅读推广人孟繁信的巡讲专场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居民共有40余人。

  孟繁信现任于家务中学校长,也曾在柴厂屯中学担任校长,四十余年中,他大力推展读书活动,带动全校师生一起阅读,开展家长学校、道德讲堂活动,带动一方。并且编著校本课程,对推动本地区的国学教育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曾被评为“学习标兵”;被称为当代儒学教育的践行者。

  这次巡讲的主题是“传统文化与家风塑造”,孟校长深入浅出地为大家一起分享和探讨:“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自党的十八大至十九大这砥砺奋进的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孟校长还讲到: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要塑造崇德向善的民风,就必须重视家庭文明建设,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着力点,唤醒广大家庭的道德自觉,以好家风塑造好民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百善孝为先,孝乃德之本”等名言警句,至今被人们广为传颂。

  谈到现代家庭构成,尤其是当前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孟校长更是深有感触地认为:身为父母或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甚至曾祖父母这几代人对于同住一室也就是三代甚至四代同堂看待孩子的教育问题存在着很多发人深省的东西,过度溺爱、没有良好的家风、家规就是削弱将来孩子在社会上的战斗力及立足之地的祸根。我们应将孝老爱亲、相敬如宾、兄友弟恭、妯娌和谐、克勤克俭、忠厚传家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融于每一个家庭的血脉,是今天我们推动家风建设的重要资源。

  孟校长在巡讲时不断地与现场居民互动,引起了阵阵掌声:“孟校长举的这些例子都是我们老百姓身边的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听了这种接地气的讲座真是深受教育!”居民冯姨感慨地说。

  如意社区将着力打造家庭文明建设的宣传阵地,将传统文化与家风塑造有效地结合起来,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力量,号召广大社区居民“扬正气、正家风”,从而塑造出淳朴纯正、廉洁文明的家风,树立起崇德向善、正气充盈的社会风尚,为文明家风在居民中扎根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

(责任编辑:张俊朋)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