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18-07-267月21日, “小荷才露尖尖角——西集小文人文化旅程”正式启动,并举办第一场培训。启动仪式在镇文体中心举行,由来自西集镇的45名6-14岁的青少年组成“小荷文化团”,变身西集小文人参与其中。
了解家乡历史文化 小文人有了专用本
活动一开始,主持人先为小朋友解释了文化是什么,为什么需要大家去学习、去传承。随后,他列出24个汉字,请小朋友做拼字游戏,并说出自己拼出来的词汇。
“我看出了西集,是我的家乡。”“我知道大运河,就是咱们旁边的那条大河。”“我看出了刘绍棠,是我们这儿的一个作家,写过好多作品。”“我看出了樱桃,我们家就有樱桃。”现场的小朋友争相举手,有些甚至快冲到了台上。
游戏结束后,活动负责人为小朋友们介绍了“西集小文人文化旅程”的活动内容。整个旅程贯穿暑期,将采用积分制,小文人每参加一次活动、提交一次作业,将获得相应积分。西集小文人文化旅程活动结束后,将按照积分兑换相应的特色文化奖品。之后,现场工作人员给每个小文人都发了一份特殊装备,除了帽子和文化衫,还有西集小文人专用本,本子的前半部分印有作家刘绍棠作品选段,后半部分供孩子们书写、记录。
启动仪式上,西集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冯宁宣布“小荷文化团”成立。她表示:“西集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希望孩子们能在精心设计的各项活动中,深入了解家乡、了解运河文化、传承运河文脉。并在此过程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善学习、勤实践的西集小文人,为建设最美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小小力量。”
读绍棠学写作 小文人提升文学素质
启动仪式结束后,“小荷文化团”举办了系列活动的第一场写作培训。培训以刘绍棠作品为案例进行讲解,注重对小文人写作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授课老师为小文人介绍了西集镇“大运河之子——刘绍棠”,并带领小文人一起诵读了刘绍棠作品《瓜棚柳巷》选段。
“光头强在树上教小朋友打篮球。”一组由小朋友所写的词组成的句子,引起了小朋友此起彼伏的笑声,欢笑之余授课老师借机引入新闻的定义、六要素等知识点。
随后,为了让讲解更生动,老师列举了刘绍棠对于运河两岸、美丽村落的描写段落,讲解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告诉小文人要热爱生活,善于细致观察,注重察看、感受、体验身边事物。并结合作品《蒲柳人家》的故事情节及相关段落,讲解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突出人物性格、衬托人物心情。并通过作品中对何满子形象的刻画,讲解了描写人物的技巧,既注重外貌、动作以及语言描写。
“参加这个活动是因为我对它很感兴趣,觉得很好玩又能长知识,还能提高我的写作能力。今天老师讲的也很好,让我知道了新闻写作和作文是不一样的。”8岁的陈子轩说。
品味运河文化 小文人参与家乡建设
据了解,“小荷才露尖尖角——西集小文人文化旅程”共有12场系列活动,以“阅读绍棠经典,品味运河文化”为核心,通过写作、摄影、绘画等技能培训,参观、访谈、制作“家风报”等实践活动,提高综合素质。
活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写作培训,将安排参观“刘绍棠文库”,访问运河文化研究人员,书写体验;结合摄影培训,将组织小文人探访民俗、寻找“最美西集一角”等拍摄实践活动;结合刘绍棠作品中描写的运河风光,组织小文人拿起画笔,手绘运河两岸、美丽村落等等。在帮助孩子们提高读写、观察、表达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同时,弘扬和传承优良家教家风和优秀传统文化,塑造知礼仪、懂文明、爱家乡的优秀青少年。
现场来了很多陪同的家长,当问到带孩子参加活动的意义时,来自和合站村的张俊强告诉记者,让孩子参加这次活动是想让孩子了解身边的文化,增强文化底蕴,也增加对家乡的了解,为这样的家乡文化感到自豪。同时也希望孩子能在阅读、写作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
(责任编辑:张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