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18-08-15“《三字经》、《百家姓》、《名贤集》,这些都是我们上学时会用到的课本。”、“我们这代人对毛主席有很深的情感,所以那时保存了很多毛主席纪念章。”……8月8日下午,杜店村养老驿站开展了一场以“老物件的故事”为主题的座谈会,村内老人们带着自家的老物件围坐在一起,共同追忆那些逝去的岁月,畅谈改革开放40周年。
“这些粮票、自行车证,都是那个时代的记忆,那些年有钱没票是买不到东西的。”65岁的宋德秀拿着手中的粮票,诉说着让她记忆犹新的一件事。那年,她拿着粮票去买东西,正好碰见婶子和她的两个孩子。小孩子吵着要吃动物饼干,但婶子没有粮票,想着用麦子面跟卖家换,卖家不同意。宋德秀见小孩子在地上打滚吵闹的小孩,有些于心不忍,就用自己的粮票给他们买了5斤的饼干。这件事让她很有感触,那些年不管买什么都得用票,真是不容易。
铜钱、烟斗、老照片、文房四宝……今年70岁的曹善珍带来的老物件最多。“这些老物件都是我婆婆生前收藏的,包括孩子上学是用的课本、文具,还有那个年代的土地证。”曹善珍说,土地证上清楚的记录了现在的杜店村村名,是“杜贾店—杜家店—杜店”这样的演变过程,这为追溯村史留下了一定的依据。值得一提的还有曹善珍的大伯,作为上过前线打过仗的解放军,家中还存有他的军人革命证明书和军装照。曹善珍记得那些年因为大伯是解放军,在抗日期间被人举发了,家人因此被抓走了受到了敌人的毒打还被灌了辣椒水。曹善珍告诉记者,看着这些老物件,就想起了那些年的苦日子,这些老物件她会好好留着给后人的,告诉他们要忆苦思甜做人不能忘记历史。
参加座谈会的老人都经历过中国时代的变迁,这些老物件对于他们来说很有纪念价值,漏雨的土坯房、上学需要自带米面、一起干活挣工分……“大家聚在一块很开心,尤其能够一起回忆我们这代人共有的记忆,真是难得。”王善玲说。
(责任编辑:吴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