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18-11-05200余次校际间交流互访,1500余人次干部教师经验切磋……11月2日上午,北京市教委在运河中学召开主题为“学校手拉手共发展 城乡一体化促均衡”中小学手拉手对口支持项目通州现场会,总结阶段工作,交流研讨下一步发展任务。
通州区梨园学校老师杨芳的一节语文公开课《诫子书》拉开现场会的序幕。为什么“静以修身”才会学有所成?“静”与“学”是怎样的关系?杨芳带着学生们字斟句酌,将原本浮于表面的内容理解,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感悟文言之外的情感内涵。
作为一名农村学校的教师代表,杨芳与北京四中骨干教师王迪手拉手,师徒结对,一年来让她有了更多的思考,让课堂有了更好的变化。杨芳坦言,手拉手之初,也曾经害怕手伸过去会不会被握住,但这一年的实践证明,手伸过去,被温暖了一路。同时,教育理念也在手拉手中得到了刷新,在她眼里,与梨园学校手拉手的北京四中作为优质学校不仅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更有家国情怀。
“交流中,被杨老师的敬业、乐业感动,不光有了切磋的机会,更交到了生活中的一位朋友。”北京四中骨干教师王迪如此评价。
杨芳和她的师父王迪可以说是道出了所有手拉手学校师徒的心声,更印证了手拉手项目校之间互动、创新、提高、双赢的过程。
据悉,2017年,市教委制定《通州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支持计划(2017—2020 年)》,正式确立通州区为北京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并明确了14 项工作任务。“手拉手”对口支持项目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市教委统筹协调东城、西城、朝阳、丰台等区的31所优质学校与通州区中小学校建立了“手拉手”对口支持关系。一年来,按照“市区联动、需求对接、精准支持、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手拉手项目学校之间在理念融合、课程建设、学科教学,师生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加强深层次的交流和互通,取得阶段性成效,促进了通州区基础教育整体发展质量的提升。
通州区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一年来,通州区手拉手项目学校之间的互访交流往来达200余次,约有1500余人次干部教师走进优质学校参加经验交流、听课评课、课堂教学等活动;优质学校送课到通州区学校达500余次,优质学校干部教师到通州区的听课评课、指导教学等工作达800余次;通州区学生参与优质校各项活动达100余次,参与人数达1000余人。手拉手项目精准对接,一校一策定方案,推动了通州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激发了学校办学的活力特色,提升了干部教师的素质境界,增加了学生身心的实际获得。
区委常委、副区长洪家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手拉手项目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通州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仍然任重道远,需要进一步推进手拉手项目的全面深入和充分落实,使“手拉手”进一步升级至“肩并肩”,实现共同进步。
市教委副巡视员冯洪荣在讲话中表示,下一步,各区在“手拉手”项目实施中将继续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同时在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并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北京市教委及各区教委相关负责人、手拉手项目学校校长、干部教师代表以及各区城乡中小学校一体化发展项目校负责人共400余人参加会议。
(责任编辑:吴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