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宣传教育

“西城大妈”续写新传奇——西城区连续三次荣获“长安杯”

来源:西城区文明办

时间:2018-11-05

  “红马甲、红袖标、红帽子,这‘三红’是标配。”在北京市西城区50.7平方公里的辖区中,有一支由平安志愿者组成的群防群治队伍,大家亲切地称其为“西城大妈”。西城治安得益于“西城大妈”的社会治安管理参与。

  2017年九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在京举行,西城区第三次捧得中央综治委授予全国平安城市最高奖项“长安杯”。

  “长安杯”,取长治久安之意,是中央对一个城市或地区平安建设、社会管理创新、和谐社会建设及发展软环境等综合水平的最高褒奖,参选城市必须连续三届(每四年为一届)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地、州、盟)”才能够获得评选资格。“长安杯”也是全国综治领域时间跨度最长、涵盖内容最多的一项综合考评。

  “长安杯”怎样得来?殊荣来之不易,最根本的是改善民生、创新管理,社会和谐稳定。“西城大妈”作为西城区平安志愿者功不可没,他们是最忠实的“红墙”守护者,以平安志愿者为骨干的广大群防群治力量逐渐成为新时期有效的维护力量。

  西城区紧邻中南海“红墙”, 作为首都核心区和国家政治中心的主要载体,是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等党和国家首脑机关的办公所在地,也是国家最高层次对外交往活动的主要发生地。特殊的区位决定了特殊的使命和责任。 为了维护区域的安全稳定,西城区多年来一直注重把“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从“小脚侦缉队”到平安志愿者

  “西城大妈”历史悠久,过去被京城百姓亲切地称为“小脚侦缉队”。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的“西城大妈”,既有古道热肠,更有家国情怀,她们紧跟时代,保卫着我们的好日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首都群防群治力量也在改变,早已不再是当年人们所认知的那种“小脚侦缉队”的形象。首都各行政区划里邻里守望、互帮互助的组织也不再是单纯地服务辖区治安形势,当年靠热心的“小脚老太太”巡逻的安防组织一去不返,随着各区自身的发展,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色,这种进步不仅是在技术、装备上的提升,也是社会服务理念的进步和提升。

  群防群治力量的发展和传承,被赋予了新的地区特色,成为了每个区域里独有的一张社区安防和志愿服务的名片。处在政治核心区的“西城大妈”,在应对社会反恐形势需求的变化中发展。

  金融街街道通过实施“金链子工程”,把辖区内的中央国家机关和部门、西城区各级党政部门视为一颗颗珠子,通过人防、物防、技防手段将每个独立的珠子串联起来,同时明确了街道应急指挥中心、属地公安派出所、金融街警务工作站、街区城市管理网格员、街区巡导员、驻区单位保卫组织等多种力量的各自职责,打造了一支群防群治的强大队伍,增强了治安防控的整体合力。

  月坛街道为确保各类安全隐患和百姓诉求能够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置,从建立热线电话到开发楼门院长信息系统再到配发手持PDA,不断提高与志愿者队伍沟通的信息化水平。志愿者一旦发现情况和问题,即可通过热线电话、楼门院长信息系统和手持PDA及时上报并由街道全响应平台统一分办。

  公开数据显示,“西城大妈”平安志愿者团队自2008年成立以来,截至目前,西城区实名注册平安志愿者8.1万余人。“西城大妈”获评“感动西城”十大人物之首。多年来,这支力量活跃在群防群治第一线,收集各类情报信息和违法犯罪线索,为平安西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自2017年至今,北京市西城区群众收集各类情报信息10797件,其中涉及维稳反恐线索2650件,违法犯罪线索1524件。根据“西城大妈”提供的情报、线索,警方侦破刑事案件647起,治安案件2669起,刑拘990人,治拘647人。近3年来,获得情报线索奖励金额近600万元。

  西城区荣获2013-2016年度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旗)荣誉,连续三次荣获“长安杯”……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西城大妈”们功不可没,以平安志愿者为骨干的广大群防群治力量逐渐成为新时期有效维护力量。“西城大妈”的志愿者团队从原来的治安志愿者团队转型为平安志愿者团队。“西城大妈”平安志愿者团队协助公安等专门机关圆满完成了奥运会、党的十八大、北京APEC会议、纪念抗战7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

  一家三代“西城大妈”

  随着媒体的宣传,姥姥刘桂芬、妈妈王慧力和女儿娄珊珊这三代工作在西城区展览路街道的“西城大妈”,现在已经成为西城家喻户晓的大妈明星。

  平安巡逻、入户走访、调解邻里纠纷……成了这三代人共同的工作内容,虽然平凡,但是不可或缺,支撑他们一路走来的是不变的坚定信念。

  三代人中,最资深的“西城大妈”当属80岁的刘桂芬,28年前成了展览路街道社区志愿者;2018年2月才加入“西城大妈”队伍的娄珊珊三十出头,是百万庄西社区服务站的社工。当了16年“西城大妈”的王慧力笑称:“红色的基因会遗传。”

  姥姥刘桂芬回忆,自己成为志愿者时,还不叫“西城大妈”,主要工作是配合维护社会治安。遇到重要活动,居委会排好具体点位,轮到值班时间,刘桂芬就带着小凳子,在值班点位上巡逻一圈,观察社区里有没有异常情况。

  如今,刘桂芬依然坚持每周服务8小时,依然是做治安巡逻员,是个“铁杆志愿者”,“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们就扎根在红墙边。”刘桂芬说。

  到了本世纪初,妈妈王慧力当“西城大妈”时,发现工作内容开始丰富起来,他们不仅是治安志愿者,还是环境志愿者、矛盾调解员、为老服务志愿者。在娄珊珊的印象里,“外面一有动静,妈妈就开始穿鞋。”

  王慧力操心着社区里的“小”事,谁家出了矛盾要去调解、谁家老人需要临时照顾总会打电话给她,十多年的年夜饭都没在家吃,“能帮的义不容辞,帮不了的,听他们说说,也能舒缓点情绪。生活在红墙边,是件很幸福的事。”王慧力说。

  有了姥姥和妈妈的榜样,娄珊珊丝毫不敢怠慢。本来是国企金领的珊珊,为了心里的坚定的信念,在2018年毅然决然的穿上“西城大妈”的统一服装。“‘西城大妈’临时接到任务很正常,需要自己奉献的时候,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也要上。”娄珊珊说。

  庞大的大妈群体 不变的红墙卫士

  虽然这支队伍被称为“西城大妈”,其实当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甚至还有热心肠的外国人。他们平常分散在楼房小区、胡同院落,每逢重大活动,就齐刷刷地出现在街头巷尾,在治安防控、提供案件线索上屡屡建功。大妈团队不仅包含了热心参与平安志愿服务的个体志愿者,更是一个囊括了西城区各类平安志愿服务团队的联盟,但不变的是,他们都是红墙脚下的卫士。

  “红马甲、红袖标、红帽子,甭管您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中国还是外国人,只要装备一上,您就被赋予了神圣的职责。”33岁的中年男人何峰也是“西城大妈”中的一员。

  这位“西城大妈”的一天,从晨练开始,之后遛弯,然后去买菜,“顺带着就在小区内开始转悠”,一边也跟人聊天,边看边走。买完菜回家路上,又是街里街坊之间闲聊之余再巡视一遍。接送孩子上下学又是两遍。“所以一天能在小区里巡逻4遍,都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了。”研究生毕业后的何峰,做起治保主任,9年内一直没离开过。2014年9月份调到西城区和平门社区之后,虽说值班任务没有以前多,但是安全标准更高了,任务也更繁重了。

  西城区什刹海弯弯绕绕的胡同里,住着62岁的美国大爷高天瑞。因为在一段“西城大妈”的宣传视频中出镜,在北京生活了22年的老高走红网络。视频中,老高坦言想成为什刹海区域的平安志愿者——“西城大妈”,并希望自己能够一直在北京生活。

  戴着墨镜,脚蹬休闲鞋,62岁的高天瑞骑着“小电驴”,拐出了自己居住的胡同,和街坊四邻打着招呼。“吃了吗您呐。”如果不是高挺的鼻梁和褐色的眼睛“出卖”了他,这位美国大叔和胡同里的北京大爷,几乎没有区别。

  据了解,“洋大妈”高天瑞获评2017年度最美“西城大妈”,期间持续参与西城区各项重大活动的服务保障,在首都综治办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市人社局外国专家中心主动为高天瑞办理工作许可延期手续,“洋大妈”得以继续留在中国实现“西城大妈”梦想。

  守好大家 也为自己的小家

  侯来香家住六部口社区大六部口街25号,院里有三个套院。“邻里守护做得很好,每天都开着门,十分安全。”她说,大杂院的布局复杂,进得来,不一定走得出去。只要有外人进院,都会问“您找谁”,答不出来就跟着他。

  “咱们这儿离中南海太近了,这里就是我们的家,绝对不能出半点问题。”丁洪秀表示,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通过互相沟通、广泛宣传,一个人带动一家子,一个人带动院子里好几户。

  丁洪秀说,院里有院长,楼里有楼长。比如谁家有新的租客,都要上门看看,询问对方登记了没、有没有居住证,如果发现有嫌疑,就会马上将情况上报社区民警。

  院长、楼长属于守护岗,如果他们准备离岗上街服务,也会委托家人把楼门大院看好。一到重大时间节点,基本上是全家出动,守土有责。甚至连岁数比较大的老人也会主动服务。他们虽然不能上街,但会时刻关注自己院内和街巷的情况,一有异常就会反映给社区工作人员和民警。

  “守好大家,也是为自己的小家。在西城,人人都争做‘西城大妈’。”

  在西城,像这样的“西城大妈”举不胜举。志愿服务社会化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群众才是志愿服务的主体,善治也必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

  讲政治、爱红墙、热心肠,有着强烈的爱与责任、家国情怀,是“西城大妈”的集体性格和品牌定位。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是思想上的绝对忠诚、行动上的责任担当、目标上的首善标准。他们用无私的付出和努力,护航西城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责任编辑:吴思)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