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18-12-07“欢迎来到‘梦想空间’,我是梦想空间的小志愿者梦梦,我给大家送咖啡来啦……”在“梦想空间”里,提供送咖啡服务的不是一般的服务人员,而是一名机器人。
12月6日,由通州团区委牵头,通州区科委、通州区留创园清控科创及清华大学人工智能专家团队共同指导的“梦想空间”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集合了志愿咖啡、读书分享会、人工智能科技体验展厅、双创学院四部分,将在引领区域内科技创新学习热潮、服务双创青年及回馈副中心建设志愿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区委副书记初军威、团市委副书记李健出席活动。
志愿服务时长可兑换咖啡
走进“梦想空间”,科技感扑面而来。3名机器人有的做起了“服务引导”工作,有的则以一支动感的舞蹈表达了对参加活动人员的热烈欢迎。
据介绍,“梦想空间”是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聚焦等角度出发,融合志愿咖啡、读书分享会、人工智能科技体验展厅、双创学院四个子项目于一体,致力打造一个助力青年群体实现梦想的现代科技文化场所。在“梦想空间”内,包括志愿咖啡兑换区、黑科技展厅、书吧、沙龙区等多个区域,承载不同子项目的落地运行。
在通州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及常态化建设的过程中,全区30余万志愿者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仅2018年1月至今,全区新增加志愿者服务时长近2000万小时。“梦想空间”的志愿咖啡项目,即志愿者可利用志愿服务时长换取咖啡,每20个志愿服务小时可以兑换一杯志愿咖啡,也是兑换一次“醇香”的志愿回忆,主办方希望此举激励更多的市民参与到“通州百姓”的队伍中来。
体验展厅能接触黑科技
在今天,人们生活中的每一项显著变化的核心,都离不开科技创新。在梦想空间,科技是理应追逐的事情。“人工智能科技体验展厅”由人工智能产品相关介绍和产品应用展示两部分组成,为参观者提供了与“黑科技”零距离接触的机会。这里由清华大学人工智能领域专家戴琼海院士、孙茂松教授、刘知远助理教授权威认证的人工智能知识体系,加之多维度亲身体验的人工智能产品,更是能够激发参观者的创新科技兴趣。
现场,记者看到机器人讲解员优优就是一个可爱的智能可拆卸模块机器人,它通过语音识别系统对人类的声音进行拾取,再通过不同的口音处理、背景降噪等技术获得声音特征,通过语言模型和声学模型计算可能的词组序列,最后根据已有的字典对词组序列进行解码的技术原理,从而实现与人类的沟通。
多位大咖担任阅读导师
在科技空前发展的现在,文字是否还拥有它的魅力?答案是肯定的。
在“梦想空间”的书吧内,各类书籍琳琅满目。“梦想空间”邀请了行业领袖及优秀作家担任阅读导师,每位阅读导师会为“梦想空间”书吧的读者推荐一批优质读物,并定期举行线下读书沙龙活动,邀请嘉宾与读者分享阅读感受。据悉,首批阅读导师包括于丹、邓亚萍、毛淑德、叶自成、孙茂松、敬一丹、胡显章、郝景芳、格非、康震、强茂山、焦捷等多位大咖,并且还在持续增加。
双创学院搭建创业平台
双创学院项目则旨在通过整合区域资源,联系行业领袖、创业者、企业家、双创从业者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积极促进区域内双创事业蓬勃发展。该项目将每年定期开展通州青年创业路演活动,针对通州区广大创业青年以及区域内创新创业服务从业者、投资人、投资机构展开系列创业路演活动,利用资源优势,联络各大投资机构、投资人在活动中与优质项目进行推介对接,搭建创业平台,并每年定期开展青年双创课程。
活动中,与会人员参观了“梦想空间”,通州区图书馆向“梦想空间”授牌“流动图书站”,京东公益基金会向“梦想空间”捐赠了图书资金。
区委副书记初军威在讲话中指出,通州当前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青年充满活力和梦想,本次“梦想空间”项目的启动,为青年创新创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相信这里只是一个起点,未来青年们在通州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祝愿青年们都能坚持梦想,实现梦想,为副中心建设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吴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