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宣传教育

东城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揭牌

来源:东城区文明办

时间:2018-12-11

  “咱也跟律师咨询请教一下,别老自己瞎琢磨。”12月4日,随着东城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揭牌,20多位交道口街道的居民第一次和律师来了回面对面交流。

  每天2名专职律师在大厅值班

  位于地安门东大街88号的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宽敞、整洁、明亮,配备现代化办公设施和各种便民配套设施。门外设置了无障碍通道,方便残疾人进出;大厅设有咨询接待区、群众等候区、自助服务区。内设服务平台有实体平台、网络平台和12348热线平台。同时为来访人员准备了书写台、纸笔、饮用水、老花镜等便民用品。

  “我坐在这里一个多小时了,电话就没断过,平均一天接听的咨询电话就有80余人次。”当日,负责接听“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的是北京市天济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剑,“百姓普遍咨询的内容都是和房产、继承有关的法律问题。”

  据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单臻介绍,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立专业律师值班制度,每天安排2名专职律师在大厅值班,1名负责电话咨询服务,1名负责接待来访群众,解答群众的法律咨询。有法律援助需求的居民可以前往咨询或申请援助。

  177个社区均有法律服务工作室

  据了解,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依托全区现有法律援助、政务服务实体,整合法律援助律师、社区法律顾问、公证员、调解员等服务资源,完善东城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为群众提供了“综合性、一站式、标准化”的公益法律服务。目前依托区法律援助中心建立了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依托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在全区17个街道建立街道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依托全区17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建立了社区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

  据介绍,区司法局通过门户网站、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等载体,整合法治宣传、人民调解、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务数据资源,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终端平台,为属地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留言咨询并确定答复时限)、法律服务指引等法律服务。

  据区司法局局长李利平介绍,区司法局已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四大服务平台”,即“实体平台”“网络平台”“12348呼叫热线平台”“项目平台”,构建了网上网下、线上线下、多层次、全时空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集合了司法行政各项职能为社会提供公共法律服务产品。“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发展、法治政府的深入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我们的工作越来越多地体现出‘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理念。”

(责任编辑:张东霞)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