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宣传教育

通州:“爬楼轮椅”发明档案资料无偿捐赠家乡

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18-12-19

  “这些研发爬楼轮椅的档案资料,我都无偿捐赠给咱家乡档案馆啦,希望通过我的个人经历让更多的通州人了解爬楼轮椅的研发、试验及销售过程,让更多的人获得一些生活的启示,这比把档案资料放在家里更有意义!”将个人著作、荣誉证书、奖杯、爬楼轮椅实物等6大类近200件“爬楼轮椅”档案无偿捐赠的74岁老人李荣标说。

  老伴骨折催生发明念头 卖掉住房回乡潜心钻研

  从事国际贸易行业的李荣标于2005年5月在日本退休后回国安享晚年,老伴的一次意外骨折无法正常上下楼让他萌生了研制爬楼轮椅的想法。经认真调查后,他发现我国大中小城市普通居民楼绝大多数五六层没有电梯,残疾人和老年人上下楼成为极大难题,于是,他下定决心潜心研究爬楼轮椅,志在解决残疾人及老年人上下楼问题。

  研制的过程可谓困难重重、步履艰难。没有资金来源,他卖掉北京市内一处两层复式楼,并用退休金补贴;没有现成的中文版机械制图软件,他多方寻找并在寻找到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中文机械制图软件CAXA后刻苦学习;没有足够的研究空间,他果断放弃舒适的城市生活回到西集镇前寨府村农村老家。

  十余年研制多种爬楼椅 先后获得9项国家专利

  为了爬楼轮椅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他先后尝试设计了三个轮子直至十四个轮子的爬楼轮椅,后因轮椅笨重又考虑将轮椅进行小型化设计。为了解决轮胎在爬楼过程中没气的问题,他多次寻找适合材料并反复试验,最后选用聚氨酯轮这种漂亮又耐磨的免打气轮胎。同时,尝试安装了电动机、电量显示器及安全支架等。通过十余年不断的研究和试制,他先后发明了爬楼轮椅基本版(重49公斤)、升级版(重47公斤)、豪华版(重35公斤)。随后又将爬楼轮椅不断升级,发明了可以自行驾驶的“爬楼平地自驾轮椅”,即手扶电动多功能爬楼轮椅,这种轮椅体积小、重量轻、能折叠,一次充电可爬2992个楼梯。他发明的爬楼轮椅产品先后推向市场,并成功销往全国各地,期间,还向汶川地震灾区等多地捐赠产品。他的发明得到社会各界认可,中央电视台《欢聚夕阳红》、河南卫视《创意达人》等栏目及《北京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产品先后获9项国家专利。

  丰富馆藏资源 获颁捐赠证书

  区档案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珍贵档案资料的捐赠,不仅有利于丰富馆藏,优化档案馆资源结构,使馆藏资源更全面、更完善,档案捐赠对于完整保存城市记忆,拓展档案利用服务范围,留存地方历史,传承地方文明发挥着重要作用。据了解,为感谢李荣标先生的慷慨义举,通州区档案馆为其颁发了捐赠《荣誉证书》,并现场签订了《档案捐赠协议》。“我们一定要把这些珍贵档案妥善科学保管,让捐赠者放心。”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以来,通州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区档案馆多渠道面向社会各界征集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区内名人、艺术家等多种具有通州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档案资料。陆续征集到区内清代、民国期间地契,漷县曹庄家谱档案,反映运河文化生活方式的老物件,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类档案资料。“社会各界捐赠档案体现了群众档案意识的增强和社会责任感的提升,为今后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于运河文化发展,服务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区档案馆相关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吴思)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