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石景山区创城办
时间:2018-12-24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石景山区在创建首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将推动落实公共文化领域重点改革任务作为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核心内容,努力探索保障实现群众公共文化权益的新途径。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改革,以区图书馆为试点建立以理事会为主要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面向社会公开招募了11名理事,组建成立理事会,其中外部理事占比64%,健全完善了理事会运行的各项章程制度,确定理事会为区图书馆的决策和监督机构,进一步落实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增强内部活力。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机制改革,全面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按照“一刻钟公共文化服务圈”要求,合理确定分馆和基层服务点布局、规模和标准,绘制总分馆建设地图,将优质文化资源下沉配送到街道社区,形成“1+9+N”的三级总分馆制网络体系。将辖区的郎园Park良阅书房、全民畅读书店等社会力量兴办的公共阅读空间纳入总分馆体系,推动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2018年7月,石景山区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全国县级总分馆制建设试点单位。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营方式改革,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文化企业和社会组织社会化运营全区各街道文化活动中心。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政府由“办文化”到“管文化”转变,统筹安排年度专项经费1500万元推动社会化运营项目实施,研究制定社会化运营工作实施办法,对于社会化运营工作承接主体、场馆运营标准、服务项目内容标准做出具体规定。组织召开专题工作会,对街道文化部门和运营团队进行一对一培训辅导,推动社会化运营规范化发展,全区9个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和部分社区文化室实现公办民营的社会化运营,使之各具特色、彰显亮点。
(责任编辑:张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