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淀区文明办
时间:2018-12-27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和“七五”普法规划的重要一年。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特别强调“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对全民普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018年,海淀区北下关街道围绕海淀区、北下关街道重点工作和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人民调解和法律服务等工作在维护地区和谐稳定方面的作用,担负起新时代全民普法的新使命,通过积极探索、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更加健全,法律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地区社会法治环境进一步改善。
入脑入心,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面向街道全体领导干部开展2018年宪法修正案法治讲座,由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杨积堂教授主讲,讲述2018年宪法修正案,加强街道领导干部对宪法的认识
开展主任办公会前学法活动,由街道法律顾问主讲,对拆违工作相关的法律问题进行讲解。
开展青少年普法活动,由地区法治副校长韩京粉律师主讲,为交大附中学生讲解法律,加强中学生对法律的认识程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面向社区居干开展民法总则与居委会法人资格培训讲座,围绕《民法总则》中与居委会工作息息相关的内容进行讲解,加强社区居干对《民法总则》的认识
在三.八妇女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司法行政开放日、12.4国家宪法日开展专项宣传活动,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实效
邀请海淀区“法之声”普法宣讲团成员走进社区,结合实际案例为社区群众讲法,提高群众法治意识。2018年全年,共开展“法治海淀 精彩故事”普法宣讲进社区活动10场,对提高社区居民法治意识和法律知识储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围绕“七五”普法工作开展宣传活动,助力“七五”普法中期检查工作
创新形式,不断丰富宣传载体
开展网络普法宣传活动。与“北京普法”微信公众平台合作,每月一个主题开展微信竞答活动。活动内容涉及3.15消费者权益日、2018年宪法修正案、信访知识、继承法、婚姻家庭法律知识等内容,以竞答的形式吸引群众眼球,引导地区群众加入到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中,2018年全年,共开展网络竞答活动8次,涉及参与人数达15000余人;与开通微信公众平台的社区合作开展微信普法,每周推送居民生活常用法律知识,加强居民对日常法律法规的认识和了解。
开展法治文艺汇演活动。2018年7月20日,在北下关街道五塔寺社区活动室开展“同心共筑中国梦 法治文艺京城行”法治文艺大赛暨第二届“法润海淀”艺术节北下关街道法治文艺汇演。围绕“疏解整治促提升”、“法治”、宪法等主题,以形式多样的文艺作品形式表达居民对法治社会的认识。
参与海淀区“同心共筑中国梦 法治文艺京城行”法治文艺大赛。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从宪法、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多方面,通过歌曲、小品、书法和绘画等多种形式,表达对法治的认识和对法治社会的向往。北下关街道在本次法治文艺大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
以人为本,深入群众开展法律服务
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开辟线上法律服务新模式。2018年4月19日,“法治社区 生活乐土”法治北下关项目正式启动。通过探索创建居民有事找法、社区管理用法、公益服务换法的社区治理新模式,为地区群众提供方便、优质的法律服务。启动仪式后,北下关街道司法所联合“乐土”在31个社区开展宣传活动,加强法治北下关项目影响力,号召更多的居民加入到法治北下关项目中。
社区法律顾问参与社区活动。社区法律顾问根据对应社区要求,参与社区法治宣传活动、人民调解活动,为社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开展法治讲座,提高社区群众对法律的认识;参与社区事务,为社区开展工作提供法律帮助。
(责任编辑:张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