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宣传教育

西城:党建引领促发展 凝心聚力谱新篇

来源:西城区文明办

时间:2018-12-28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社会革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40年来,伴随着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我们党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开创新局面。

  西城区紧邻中南海“红墙”,特殊的区位决定了特殊的使命和责任。西城区干部群众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勇立潮头,始终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体现着对党忠诚、对党负责、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红墙意识”融入干部群众血脉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城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以“绝对忠诚、责任担当、首善标准”为内核的红墙意识,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加快疏功能、转方式、治环境、补短板、促协同、惠民生,推动城市深刻转型,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崭新风貌。

  其实,红墙意识作为深深根植于西城大地的红色基因由来已久。1999年,西长安街街道结合自身党建工作实际,自觉从辖区所处的特殊区位定位出发,第一次概括提炼出“红墙意识”。2014年召开的区委工作务虚会上,首次将“红墙意识”提升为全区工作的指导思想。

  伴随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全区的开展和常态化,红墙意识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位于长安街南侧的“红墙意识”党性教育基地近800平方米的展厅内,“红墙意识”的内涵、外延以及实践经验得到全面展示,体现出全区党员干部群众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服务中央工作、落实首都功能、造福人民群众的思想境界和价值追求。

  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主心骨”

  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进程中,西城区基层党组织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干部冲在一线,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吃苦在前,敢于担当,让党旗始终在基层阵地高高飘扬。

  2015年启动的白纸坊地区重点棚户区改造项目,是西城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棚改,总占地面积约29.2万平方米,涉及居民总户数近5600户。为了切实发挥党组织作用,为棚改工作保驾护航,西城区成立了白纸坊地区重点棚户区改造项目指挥部临时党委,做到了党组织在棚改项目上的全覆盖。项目启动后,党员们每天挨家挨户做工作,耐心讲解政策;棚改区全体党员带头签约,不当“钉子户”。如今,在功能街区、产业园区、商务楼宇、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中,在改革发展前沿,在社会管理关键点上,西城区不断优化党组织设置,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

  2017年4月,一场声势浩大的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战役”在西城区全面打响,全区1402名街巷长正式“走马上任”。他们身处第一线,直面群众,发现问题,架起了政府与居民之间沟通的桥梁。依托街巷长制,西城区还总结提出了“小支部、大治理”的党建工作思路,411个临时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相继诞生,它们虽然载体不同、方法各异,却都发挥了党建引领、协调统筹、综合施策的作用,使“用绣花功夫整治背街小巷”的理念深入人心,打造出一条条属于百姓记忆、留住历史味道、又不乏现代特色的精品胡同。

  为聚焦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018年3月28日,西城区召开“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部署会暨“进千门走万户”工作推进会。全区把“进千门走万户”行动与落实党建引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启动以来,按照全区统一安排,区级领导带头“进千门走万户”,处级领导干部主动联系基层,党员干部积极参与“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凝聚推动区域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在距离“红墙”最近的西长安街街道吹响科学治理的“数据哨”,疏通了拥堵的商业街;在问题频发的老旧小区吹响接地气的“民生哨”,为百姓安全保驾护航;在背街小巷吹响“集结哨”,打造出特色精品街巷……

  “双报到”凝心聚力服务居民需求

  为了将党的建设与推动改革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近年来,区委扎实开展党组织、党员到社区“双报到”,促进了在职党员的党员意识和党员作用“双提升”。

  自2015年起,每年7月的第一个周末,是西城区一年一度的“在职党员社区统一行动日”。当天上午,由区委书记、区长带队,全区在职党员都组织起来,从街头巷尾到社区胡同,党员们依托各自的本职工作或技能特长,或把脉诊病,或法律咨询,或免费理发,“八仙过海”开展志愿服务。2016年,西城区在此基础上又开展了“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提升党员意识和党员作用”工程,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党支部、每名党员,进一步深化细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提升全区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2018年,全区启动了“双报到、双服务”党组织活动,通过单位党组织、党员到社区进行报到,进而服务社区建设、服务居民群众。以前,社会单位的党组织到社区报到时,总爱问“您看,您需要我们干点啥?”为了彻底解决“干点啥”的问题,西城区通过开展需求清单、资源清单和项目清单“三项清单”制定工作,将居民需求与党组织党员活动精准对接,进一步深化了党组织报到后的作用发挥。

  2018年6月,广内街道召开党建协调委员会成立暨“红墙同心”社会公共责任体系发布大会,首次公布了11项“双报到”服务项目清单,其中包括宣武医院提供心理疏导服务、时代九和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新华社分社提供文体活动、西城区环卫一队提供物业服务、二商集团提供副食直销、金泰颐寿轩敬老院提供为老服务等,让回社区报到的党组织和在职党员能够真正发挥自身的特长,让党员服务社区的形式更加丰富。

(责任编辑:吴思)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