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朝阳区文明办
时间:2019-01-082018年,东湖街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党建为纲、以民生为本、以服务为先、以平安为要、以文化为魂、以廉洁为根,固本强基,稳中求进,在创新中谋提升,在贡献中求发展。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筑牢意识形态防线,严守安全生产底线,狠抓生态环境红线,谱写出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乐章。
党建为纲 打造党建引领的政治生态
街道深化“吹哨报到”机制,巧解基层治理难题。街道工委提出“群众的呼声就是哨声、党员的心到才是报到”口号,将“吹哨报到”向社区延伸,引导党组织和党员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7个社区在职党员报到2953人,开展活动47次,累计参加活动5780人次;街道21次“吹哨”涉及拆除违建、河道治理、矛盾调处等11个方面29个部门报到。
筑牢“线上线下”阵地。开发“掌上支部”,为辖区80个党支部建立了线上阵地,2500余名党员可在手机上开展“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2018年9月上线以来,居民党员注册达68%、企业党员注册达91%,通过系统组织“三会一课”活动32次,党员活动参与率较以往提升38%。
开展“引航计划”,构建“一统两会三联盟”党建体系。深化一轴四网建设,成立物业党建联合会、园区企业党建联合会,推红色论坛活动。可视化党支部荣获“2018年北京市非公企业优秀基层党组织”称号。
民生为本 打造和谐文明的社会生态
按照“六聚六起来”做法完成康都佳园、上京新航线等全要素小区建设,从公共空间、交通泊车、绿化美化等方面提升,完善智能急救站、自助快递柜等设施,切实方便居民生活。先后接待北京市、区和外省市学习交流团34次,媒体累计报道70多次。
围绕打造朝阳“法治物业、智慧物业、品牌物业”总目标,从三个维度助力红色物业“好管家”。坚持党建引领,发挥支部作用,通过“五方共治”找到利益交集,解决老旧小区治理难题。该项目获区第四届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2018年11月,改造后的利一小区被中国建设报社评为2018中国十大“幸福小区”。
普遍推广“我在您身边”工作法,在高端小区实行“互联网+社区”掌上议事厅模式,在老旧小区开展户外巡查整改,实现零距离服务。一年来征求群众意见124起,全部得到解决,收到锦旗48面。
围绕多彩文化、多彩楼门等内容,打造居民共同参与的特色社区文化。经过前期金点子征集、筛选、优化,42项提案从55个居民金点子中脱颖而出,开展活动210场,提案队伍吸引成员1260人,服务9000人次,直接受益人群达27000人。
廉洁为根 打造风清气正的廉政生态
街道以廉洁为根,将清风朝阳教育纳入工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出台东湖《公务接待规范》《公务用车管理办法》,规范了对外接待和公车使用;建立纪实工作定期抽查制度,开展查处“四风”、微腐败问题整治;成立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组并建立联络员机制,坚持廉政建设定期分析研究制度。以“两学一做”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指引,通过观看廉政电影、阅读廉政书籍、制作廉政宣传栏等形式开展廉政教育,确保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覆盖到全体党员干部。
服务为先 打造优美宜居的城市生态
以“五化”为抓手,推进国际人才社区建设。以“服务高端化、环境宜居化、生活便利化、文化包容化、人才聚集化”为抓手,加快国际人才社区的建设步伐,围绕16项既定任务细化方案层层推进,统筹协调各方力量,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增强配套服务能力,为地区吸引高端人才和高精尖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河长治河见实效,碧水蓝天成常态。落实“河长制”机制,提升北小河沿岸环境,河流断面水质监测达标率100%;建成以玉兰花畔为主题的城市滨水森林公园,修缮北小河B段1.8公里健康步道,修建滨河中心广场,改善约5万平米绿化景观。
打好“疏整促”组合拳,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做好“五治一增”,以打造优美大街为切入点,拆除违法建设3333平米,完成任务的257%,调减人口完成任务的107%,其他指标均超额完成任务。
坚持“四包两带头”,推进创卫纵深发展。坚持“四包两带头”机制,开展背街小巷整治、“三清一整”专项行动和卫生大扫除活动等,改善区域环境,提升卫生质量,2018年累计发布宣传信息140余条,组织培训12场3000余人次。
平安为要 打造科技创新的安全生态
狠抓队伍建设,筑牢工作保障。成立行政执法队、治安巡防队、环境应急队、志愿服务队,固化“四支队伍”精细化治理常态机制,按照“队伍专业化、管理规范化、巡查常态化、作业精细化”要求,坚持上下联动的指挥体系、人车合一的作战单元、全时分区的巡逻方式,地区实现了“三降一升”;环境建设和群众安全感第在三季度全区排名第一。
强化安全管理,排查消除隐患。开发安全生产大数据可视化平台。通过“两库关联”“三端融合”“十项闭环流程”等手段,完善隐患排查、整改、监控、验收和问责五个环节。平台2018年6月上线以来,累计排查隐患3006起,消除2226起,发现隐患数与行政处罚金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0%和60%,企业巡查覆盖率实现100%。
“雪亮工程+”织起立体防控网。从“治安防控、社会管理、服务民生”出发,建立雪亮工程+区域性共享服务平台;通过安装警示灯、可视门禁系统等,加强信息采集、数据汇聚,做到及时排查、消除风险隐患。预计到2020年,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区域性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
依托“律政灯塔”项目,构建法治东湖。围绕安全生产、邻里和谐、劳资关系等方面购买律师事务所服务,开展法律咨询,帮助 引居民办理法律事务46次,协助社区化解矛盾23起,涉物业纠纷化解率较去年提高40%,有效导居民通过法律渠道正确维权。
文化为魂 打造共建共享的人文生态
创新活动形式,培育文化品牌。改造升级图书馆、阅览室,创新文化供给方式,引进优势资源,举办“炫动东湖体育节”“手工艺韵”朝阳民间艺术展示等活动,开展舞蹈、声乐、时装、书画等培训活动,培养了近百名文体带头人,让“魅力东湖”等文化品牌深入人心;组织创卫工作原创文艺作品《狗年狗事》、舞蹈《清荷》、歌曲《东湖好》等展现东湖人的风采,获区原创作品二等奖。
东湖街道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紧扣机构改革和社区“两委”换届等工作,对照全区“减量精治优环境”工作主线和“三化”目标,结合东湖地区实际全力打造精治、法治、自治、共治、德治社区,抓住“三有”优势,努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一张蓝图绘到底,开创工作新局面。
(责任编辑:张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