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19-01-25潞河中学钱学森班举办寒假微科研项目课题研究培训活动,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家竺可桢之子竺安走进百年潞园,为学生们讲述科学精神。钱学森班师生、潞河联盟校师生和通州区英才学校科学基地师生参加培训。
竺可桢是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其子竺安始终不忘初心,传承科学精神,整理的《竺可桢日记》为国家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年,竺安已有90高龄,鲐背之年仍挂念青少年的成长。他在潞园多次强调:不求孩子们考多高分数,但是一定要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引领他们在科学探究的方向一路前行。
当天,他以近一个世纪的人身阅历给学生们带来了讲座《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向学生们娓娓道出一个人生哲理:要用自己的真心和行动去求真、求善、求美。竺安的到来,给师生们带来了很大鼓励,树立了典范的人生榜样。
面对钱学森班的师生,竺安寄语年轻人:人生有限,但科学与奋斗无限!
当天,来自中科院过程所的副研究员王体壮也作了题为《科学百年,精神永传;筚路蓝缕,行者无疆》的讲座,他以海豹事件为例,把表象事件层层剥离,把科学研究过程、科学研究方法、科学研究精神凸显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们清晰地体会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真正含义;以生动的科学史发展历程,让学生们明白了科技盈利远大于战争盈利,科技是国家强盛的标志,中国科技的发展见证了过去中国的被欺凌、现在中国的独立富强、未来中国的伟大复兴,让学生们更具有家国情怀。
来自北师大附实验中学的教师刚永运作了题为《青少年科技创新课题研究方法与技能实践》的讲座,他用一个个身边的科学研究案例阐述了怎样进行研究,从每一个细节,培训学生如何规范、有效地完成一项科学研究。
在随后的座谈环节,潞河中学校长徐华带着钱学森班教师与竺安面对面座谈交流,竺安分享了个人的求学经历、竺可桢的教育思想以及《竺可桢文集》的编撰情况,并表示愿意为基础教育、为潞河中学的发展献绵薄之力。徐华代表学校向竺安先生表示感谢,并祝愿老人身体安康。
当天,钱学森班假期封闭式微科研项目正式开始,2017级、2018级钱学森班师生一起奔赴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进行为期一周的科学研究。
假期封闭式微科研项目是潞河中学钱学森班自2017年建班以来一直开展的特色课程,该课程将科学研究与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以进入科研院所封闭式微科研形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探索贯通培养创新人才试验的有效路径。
(责任编辑:刘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