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宣传教育

通州漷县镇:残疾人做手工增收 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19-03-06

  “在这儿挺好的,我每天都第一个来,吃得也挺好,还学会了很多东西。”自从位于漷县镇周起营村的益圆职康站开业后,曹光林就几乎每天都来。目前,在漷县镇益圆职康站内,共有智力和肢体残疾学员30人,他们不光可以在这里读书、锻炼身体、进行心理疏导,还学会了手工绢花,并可以此获得一定收入,这让他们颇有成就感,也增强了自信心。

  残疾人学技能做手工

  漷县镇益圆职康站位于周起营村,现共有残疾人学员30名,专兼职工作人员10名,从每天早晨一开门,学员们的“课程”就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

  早晨一到职康站后,学员们先简单打扫下卫生,等人来得差不多,便要一起做早操。早操虽然选择的是几节简单的广播体操,但这里的老师们花费了不少精力,才教会学员们。

  “最开始的时候就光站队都得半天,我们一个一个地给他们安排位置,动作也是反复地教。学员们也都很努力,每学会一节操都特别高兴,他们自己都说‘做操能活动筋骨,强身健体,现在觉得自己肢体越来越灵活了’。”职康站老师张国英颇为欣慰地说。

  每天约半个小时的早操过后,学员们就会做一些手工活,主要以绢花为主,根据学员自身情况的不同,还会涉及手工勾帽、十字刺绣、装茶叶包等。学员们可以通过这些简单的劳动获得一定的收入,虽然不多,但对他们来说却是一种很大的鼓舞。

  “挣的钱给家里买生活用品,给孩子买文具,还能给媳妇点儿。”曹光林对自己在职康站的生活和“工作”都很满意,能靠自己的劳动挣钱贴补家用,让他变得更有自信。

  每天中午,学员们都在职康站就餐,一荤一素,都是家常菜,很合学员们的胃口。餐后,学员们可以休息休息,也可以到康复室健身,或是练习唱歌,如今他们已经学会了《世上只有妈妈好》、《感恩的心》等多首歌曲。

  全镇成立4个职康站

  职康站开业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来这里的残疾人学员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们这儿有一个叫魏淑伟的学员,今年30多岁,他父亲已经80岁了。来职康站之前,主要都靠老父亲照顾他,每天就在村里转悠,很少能帮着家里干点儿活儿。但在职康站一段时间后,他学会了基本生活技能,回家不仅知道帮着老父亲干活,见着老街坊也都主动说话,村里人都夸‘大伟懂事儿了’,老父亲看到儿子的变化,更是欣慰。”职康站负责人刘会菊开心地告诉记者。

  据悉,目前漷县镇共有4个职康站,积极开展残疾人培训就业和康复工作。同时,扎实推进残疾人信息数据更新、补助发放、专业培训等扶残助残工作,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残疾人趣味运动会”等系列活动,不断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

(责任编辑:吴思)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