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城区文明办
时间:2019-03-06 妇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代表和维护着妇女权益。2018年,区妇联认真落实改革实施方案,以家庭文明建设为重点,以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全面发展为主线,扎实推进“十三五”妇女儿童规划实施,动员引领全区广大妇女在时代发展中发挥半边天作用。2018年7月1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到西城区就家庭文明建设工作进行调研,对西城区妇联组织发挥独特优势,在家庭建设中开展的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2019年是贯彻落实中国妇女十二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区妇联建会60周年。全区妇女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妇联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中国妇女十二大精神,紧紧抓住新中国成立70周年契机,重点突出爱国主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着力践行“红墙意识”,不断深化妇联改革,深入开展“巾帼心向党”“巾帼建新功”“巾帼暖人心”系列行动,着力做好引领、服务、联系工作,团结引领全区广大妇女为西城区切实展现首都核心区新气象新作为贡献巾帼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70周年华诞!
追梦新时代 巾帼展风采
2018年区妇联坚持立足西城发展定位,以“巾帼建功”创建为主要抓手,激励广大妇女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贡献半边天力量。动员各级妇联组织积极宣传区域改革发展政策措施,深化“巾帼建功”创建,全区涌现出1名全国巾帼建功标兵、1个全国三八红旗集体、2个全国巾帼文明岗、10个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22名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获得者、94名西城区巾帼建功标兵、48个西城区巾帼文明岗、32个西城区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在国资委和工商联系统评选出“十佳女企业家”。
宋莉红,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医院副院长,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的光荣称号。
工作20余年来,宋莉红始终战斗在临床一线,医术精湛,深得患者信任。2013年参加北京市援疆医疗队,挂职任新疆和田市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建设呼吸系统特色学科,规范建立20余种临床路径;编写《呼吸疾病诊疗手册》口袋书,自行刊印发放给当地的医生。2014年回京后,她致力于急诊急救及感染疾病预防控制的研究,创建区属二级医院首家感染疾病科,提升了西城区感染疾病的诊疗和排查力度,编写了《肠道感染性相关疾病》,为传染病防治提供了诊断思路。2016年,作为广外医院转型创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的负责人,宋莉红认真研读评选标准,完善医院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使医院顺利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城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务服务中心,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的光荣称号。
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务服务中心共有工作人员15人,其中女职工13人,负责全区食品药品行政许可事项的受理送达和投诉举报受理工作。在优化营商环境的时代背景下,中心将行政许可办理时限由原来20个工作日压缩至4.7个工作日,实现“一网”通办。推出“西城食药行政许可”微信公众号,设在线客服功能,实时解答群众咨询,试行线上预审把关。开发微信智能客服系统,实现7×24小时不间断为申请人服务。推出政务版“大堂经理”。中心人员对每年6000余件食品药品投诉举报案件进行全程跟踪、督办,群众举报初查、最终办结率100%,反馈率100%,电话一次接通率100%,群众诉求解决率和满意度95%以上。
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图书馆文献借阅一部,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的光荣称号。
部门现有员工5人,全部为女性。她们365日奋斗在工作一线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她们还深入到社区进行宣传,帮助视障读者勇敢走出家门,举办各种盲文培训、发放智能听书机、开展无障碍电影放映等活动,丰富视障群体文化生活。举办的“英语角”、“德语角”等外语活动更是广受好评,其中,开设在图书馆里的公益德语角在全市开启先河。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仅2018年度,文献借阅一部就接待借阅读者近12万人次,组织文化讲座、活动、培训、展览百余场,活动参与人数近4万人次。
北京迪希工业设计创意开发有限公司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运营管理团队,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的光荣称号。
公司现有人员15人,其中女性11人,是一家为企业搭建3D打印、材料、渲染、用户体验、虚拟仿真检测等先进制造设施装备的共性技术条件平台,累计服务企业5000余家,成功孵化企业30余家。该团队研究构建出全新的高精尖设计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为此促成DRC基地与清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近50家高校签订了就业实习基地协议,接纳全国72所高校的学生设计实习,团队年培训学生3000人,就业率达到90%以上。
调解工作室“调”出和谐
西城区婚姻家庭调解工作室于2015年3月启动,围绕“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打造独具西城特色、以“夫妻和睦、孝亲爱子、睦邻友善”为核心的家庭文化。截至2018年底,已受理来电来访610人次,其中婚姻家庭252件、财产权益177件、心理问题54件,其他如子女教育、劳动保护、社会问题咨询的127件。此外调解室的专家还开展“以案说法进社区”培训课程,2018年共参与了14场讲座,受益人数达到2000余人,在大型青年联谊和婚恋交友沙龙中为青年男女提供爱情指导,引导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和婚姻观。
除建立婚姻家庭调解工作室,区妇联还实施“阳光心态”妇女儿童心理援助行动,把心理援助送进家庭和军营。启动“做美丽女人、创和谐家庭”女性心理健康项目,为妇女干部和社区妇女提供24场心理健康讲座和4次线上互动式“微课堂”。
深入推进家庭文明建设
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落细落小落实到家庭,在全区开展2018年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涌现出3户全国“五好家庭”、3户“全国最美家庭”、4户“首都最美家庭标兵”、19户“首都最美家庭”,153户“西城最美家庭”。举办庆三八“家欢乐”主题家庭日活动,积极挖掘和传承“红墙家风”,举办“家书十行、情暖红墙”国际家庭日主题活动,启动百年家史口述与传承人扶持计划,“书香家春秋”家庭阅读、“名师家教讲堂”“家庭教育体验课堂”“家庭+”行动、“我是小小摄影家”夏令营、“家庭剧乐部”公益行活动等品牌项目,深受家庭欢迎和喜爱。基层妇联组织也广泛开展最美家庭表彰、红色家风故事分享等活动,引导广大家庭和妇女积极践行“红墙意识”,服务家庭需求。
增进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8年5月,西城区发布了《西城区实施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截至目前,西城区“十三五”时期妇女儿童发展规划32项重点指标,达标27项,达标率为84.3%。
报告显示,西城区妇女参与决策和社会管理的水平不断提升,2017年,西城区党代会女代表比例达到47.8%,高出市指标12.8个百分点,“两代表一委员”比例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妇女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全区女性接受再就业技能培训合格率连续四年达到100%,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女性比例持续增长;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婴幼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79‰和2.22‰,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到102.18%,高出市指标7.18个百分点;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基础教育教学水平保持领先,重组6所中小学,确定9所精品学校,成立小学精品学校联盟,教育集团规模扩大到19个,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开学一课”“新童谣创编诵读”“四个一”等活动有效开展,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城宫计划”全覆盖。
精准帮扶,织出幸福生活
近几年,区妇联通过“扶志+扶智”模式,精准发力,扶真贫、真扶贫,唱响对口帮扶脱贫曲。
目前,区妇联与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签订对口帮扶合作协议,与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妇联通过电话取得了联系建立了帮扶对接通道。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对口扶贫工作,联合企业为囊谦县贫困儿童赠送630件爱心毛衣和帽子,为贫困妇女赠送1600盒红花药业妇科洗剂;发动区妇联执委为囊谦县患骨坏死的尼姑寺孤儿捐款5.7万元;组织志愿者家庭到河北阜平县罗峪小学开展精准帮扶公益活动;接待来自5个对口扶贫支援地区的90余名妇女到毛主席纪念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据统计,自开展对口扶贫工作以来,区妇联发动社会各界捐助物资折合人民币267354元,帮扶救助困难妇女儿童2497人。
(责任编辑:吴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