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19-04-16“又是一年芳草绿,最是思念清明时。”3月30、31日,通州6处重点祭扫点共接待祭扫群众27.6万人次,祭扫车辆4万辆次,各部门出动服务保障人员3.7万人次,平稳度过通州2019年首个清明祭扫高峰。
连日来,记者走访八里桥市场、通惠陵园,潞城、西集等多地发现,随着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文明、环保祭扫理念也渐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市民以鲜花等文明祭扫方式祭奠故人,自觉拒绝烧纸钱、纸元宝等传统祭品及祭祀方式。
菊类素色鲜花唱“主角”
清明祭扫鲜花可电商订购
八里桥市场花卉厅作为通州区最大的鲜花交易市场,在清明节前一周就迎来了黄白菊等花卉销售小高峰。
菊花一直是祭祀扫墓的首选花卉,展厅内,用素净的白菊、雅致的黄菊等花卉扎成的花篮、花束等被摆放在显眼位置,祭奠用花销量持续上升,价格也比平时略有上涨。据了解,目前,黄菊花、白菊花、百合、玫瑰一支8元左右,产地以云南省为主。
“不少市民都会在清明节之前扫墓,这不,从上周开始就陆续有很多人来买花了,白菊花销量明显增多。”在一个摊位前,记者看到几位市民正在挑选清明祭祀用的鲜花。老板说,这几天菊花销售量是平常的好几倍。
记者在另一个摊位前看到,花商李女士正在仔细修剪花枝,摊位前显眼位置摆放着一桶桶菊花。李女士说:“清明节用花主要以白菊花、黄菊花、太阳花、百合花等素色鲜花为主,一般都是菊花搭配百合,再加点太阳花等装饰一下。”
此外,小雏菊、非洲菊、白百合等花种今年也成了新宠。记者还在展厅看到了蓝色的康乃馨。据商家介绍,真正的康乃馨本没有蓝色的,这些花都是销售商用颜料染制而成。
“今年流行的花束包装是黑色的礼品纸,比较庄重肃穆,和清明祭扫格调一致,很受市民欢迎。其他素色的包装纸也是不错的选择。”花店老板张先生用银色的包装纸包裹一束鲜花,据他介绍,一束鲜花几十元到三百块不等,如果资金充裕的话,插几支淡雅的紫罗兰或者用“勿忘我”装扮下更显档次些。
“我们早在3月25日就和云南鲜花基地联系,备足鲜花。现在,黄、白菊,百合、玫瑰一支8元左右,日销量达到500余朵,周末最多时能卖上千朵。除了市民前来选购外,我们还和电商平台合作,网上订花圈和各种花束的市民也不少。”一位女摊主热情地介绍。
“现在观念变了,鲜花一样寄托思念,而且比烧纸钱更加安全,还不污染环境。来八里桥市场扎个花圈、买个花篮或者包上一束鲜花,不仅价格实惠,也能让自己的心情变得不那么沉重。”来市场购买鲜花的市民王女士说。
据了解,八里桥市场针对清明前夕的鲜花销售潮,除了组织人员加班加点疏导车辆,为消费者购物和商户经营提供便利条件外,也加强市场内部管理。市场还连续4年开展“鲜花一束寄托哀思”主题活动,倡导市民文明祭扫。
“八里桥市场的摊位禁止卖纸钱、元宝等祭品,它们既不环保也不安全。如果检查发现有商户违规销售,我们将与相关执法部门对其严肃处理并罚款。”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清明鲜花热销可以看出,市民日渐倾向于用低碳、环保、文明的祭祀方式表达对故人的思念。
变化
种柏树挂哀思牌
潞城线上线下引导移风易俗
低碳环保理念的盛行,不仅催热鲜花销售,网络祭扫、居家祭扫等健康文明祭扫方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
4月2日,潞城镇文明银行前疃分行开展“鲜花敬故人 柏树寄哀思”活动。村委会院内,50多位村民表情肃穆,领取代表思念的菊花。工作人员向大家宣读了《清明节致广大村民的一封信》,号召村民祭祀时不要焚香烧纸,提倡用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等文明的方式祭奠、缅怀逝者。
活动中,村民们在“哀思牌”上写下寄语,表达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村民们手捧着菊花和“哀思牌”来到前疃村陵园祭祀故人,现场种下3棵柏树,亲手将“哀思牌”挂在树上,以表达对故人的怀念、哀思之情。
“以前农村都是通过烧纸、烧元宝、冥币等形式祭祀,不仅污染环境,还存在着很大的消防安全隐患。现在用敬献鲜花、网上祭祀等一系列文明祭祀的方式进行替代,我特别支持这种做法。”村民董茂琴说。
据悉,参加文明祭扫的村民都将获得文明积分作为奖励。
“清明节,大家可以到先人墓前鞠几个躬,献上一束鲜花,再补补土,说几句心里话……”潞城镇有关负责人表示,现在还可以开展网络祭扫、家庭追思等活动,通过网络献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等文明、环保、安全的祭扫形式,既表达人们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又将清明节从烟熏火燎的陋习中解脱出来。
下一步,潞城镇将持续开展“鲜花敬故人 祭文传亲情”主题系列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文明祭扫中来。
服务
首个祭扫高峰平稳度过
通惠陵园推17项便民举措
3月30、31日,通州各部门出动服务保障人员3.7万人次,平稳度过今年首个清明祭扫高峰。
上周末,记者在通惠陵园看到,不时有保洁工人在清洁园区。几位身着工装的工作人员在巡视园区过程中,随手捡起漏网的纸钱和包装物。
据通惠陵园负责人李明介绍,随着文明祭扫、绿色祭扫观念的推广,焚烧纸钱的行为已在陵园绝迹,但还是有个别祭扫群众为了表达哀思,选择把纸钱等留在逝者墓前。“每年约有20万人前来祭扫,由此产生的垃圾量不可小觑。”李明说。
2019年,通惠陵园在园区悬挂了30幅倡导绿色祭扫的宣传条幅,并增设了提示语,提醒市民可以选择用鲜花代替纸钱,进行文明、绿色祭扫。
采访中,记者发现绝大多数市民都自觉携带鲜花前来祭扫;不了解规定的也会在服务台,用带来的祭品免费换取鲜花。记者随机采访了5个家庭对于文明、绿色祭扫的看法,他们都表示支持,认为这样有利于环保,也不影响寄托哀思。“我们就放上一束花,安安静静地跟老人说说话。”市民颜女士说,一个小小的改变,带来的是文明向前迈进的一大步。
据了解,由于陵园为开放环境,为了减少鲜花、供品的丢失及损毁,陵园特别提示祭扫群众,将鲜花摘瓣撒于墓前,将供品掰开、供果切开,尽量避免保留完整供品。只要供品不霉变、鲜花未干枯,供品将被保留一周左右再进行集中清理。
目前,通惠陵园的服务工作重点聚焦在改善陵园环境、提升祭扫群众的满意度上。今年园区内提供了17项便民举措,包括免费发放黄白菊鲜花活动,最大限度回收祭扫纸钱,有效杜绝乱烧行为、防止火灾隐患;同时增设便民服务接待岗、移动厕所、取水池,免费借用轮椅、水桶,协调停车场地和临时接驳公交专线等服务,方便群众祭扫。
保障
检查殡葬用品销售
个别门店存在违规行为
“你好,请问这些是你们自己印的还是买来的?”“你家售卖的这些纸币、元宝,违反了《殡葬管理条例》第17条……”近日,西集等多个街道、乡镇工商所执法人员对辖区销售殡葬用品的经营主体进行检查。
执法人员认真查看经营许可证,查看是否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商品超范围经营等情况,并对销售的殡葬用品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存在非法销售冥币、“金条”、“元宝”等封建迷信殡葬用品。
经过检查发现,仅个别经营门店和小摊存在销售少量违法殡葬用品,有的门店存在未悬挂经营许可证的问题。对存在违法销售行为的店主,执法人员讲明政策条例后,按照《殡葬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处以行政处罚。
提示
绿色出行错峰祭扫
告别焚烧祭纸燃放爆竹
致清明祭扫群众:
建议您选择绿色出行方式,避开祭扫高峰日,错峰祭扫;祭奠先人时请不要焚烧祭纸、燃放爆竹,选择文明祭扫新方式。
(责任编辑:张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