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朝阳区文明办
时间:2019-05-14朝外街道吉祥里社区的人防工程成功蜕变为综合性公益共享空间“吉祥公社”,11个功能空间基本涵盖了居民的所需所想,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成为大家的“新宠”。
近日,记者来到吉祥公社一探究竟,看看这小小的地下室有什么样的大惊喜。
“增”空间居民多了活动场所
朝外街道吉祥里西区北门一侧,“吉祥公社”四个红色大字高高地镶嵌深灰色的砖墙上,非常引人注目。从吉祥公社的入口进去,沿着台阶往下走,蓝白色相间的墙面上记录着公社的“变身全过程”。记者看到,吉祥公社的“前身”为吉祥里社区的一处人防工程,随着清理空间、重新粉刷、添加设备等步骤,一步步变身为现在的公益共享空间。
“周边大型社区的老年人居多,需要公共活动空间。考虑到居民的实际需求,朝外街道决定将此处人防工程改造为居民活动阵地。”吉祥公社工作人员邱乾一介绍,此处人防工程以前作为备灾中心,是自然灾害的避难场所。
从去年7月开始,朝外街道开始对该处空间进行清理,拆除地下室内不需要的设施、墙面等,在保存以前一些功能空间的基础上,对人防工程进行改造。
经过将近一年的“美颜”效果,吉祥公社在近日全面开放,与居民见面。摆满毛绒玩具和少儿图书的亲子空间、笔墨纸砚全套的绘画室、器材齐全的健身房……
吉祥公社内,不同色彩的空间一一映入记者眼帘,安全疏散示意图、消防设施、监控设备一应俱全。虽然为地下室,但明亮的颜色和干净整齐的设备依然让人心情愉悦。
据邱乾一介绍,公社分为“享”“古韵”“理疗”“静”“创”“艺”“味”“运”“舞动”“光影”“疗育”11个空间,功能齐全、设施完善,不同的空间功能分别涵盖了老人、儿童、青年等各年龄段居民的需求,有调养生息的茶室和理疗空间,丰富精神内涵的书法、阅读空间,也有举办烘焙小课堂和舞蹈、健身的动感空间,动静结合,成为居民交流学习的全能平台。
“聚”人气邻里之间互惠互享
下午一点不到,在吉祥公社内,社区里的叔叔阿姨们纷纷将真皮原材料、打孔器、皮具缝纫针等材料准备好,等待即将开始的手工皮具DIY课程。
“眼镜盒是老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而一个不易磨损、结实又美观的眼镜盒对老人们来说尤其重要。”手工皮具DIY课上,在之前两次课的基础上,8位65岁以上的老人自己按照模板将需要缝制的皮子形状裁剪出来,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打孔器穿孔,最后开始用针线缝纫,熟练地缝纫后,用染料封边、打卡安扣子,一个个漂亮的皮具眼镜盒就做好了!
“吉祥公社是非常好的平台,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瑜伽健身的益处,学习到手工绘画的技艺,为我们老年人提供了丰富的业余生活。公社还为邻居友好交流搭建了平台,加强了邻里沟通交流,为公社点赞!”参加完活动的社区居民林秀蓁开心地竖起大拇指。
吉祥公社工作人员孙瀚竺告诉记者,为了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让活动群覆盖面更广,街道联系到辖区的丰富资源,为居民提供手工、瑜伽、绘画、舞蹈等课程培训。公社每周都有固定活动,每周二是布艺饰品课程,周三皮具、周四瑜伽、周五上午为工艺绘画课堂。
“此外,如果居民有需求,我们还会免费提供场地,并积极联系辖区资源为大家开展心仪的活动。之前邀请了银行的工作人员来开展防诈骗讲座,为老人们讲解金融风险相关知识,提高了大家的安全防范能力。近期还将邀请书法老师开办书法班,为居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孙瀚竺说道。
(责任编辑:张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