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城区文明办
时间:2019-05-275月24日,东城区教育大会在东城区少年宫隆重举行。国家总督学顾问、东城区特邀首席专家顾问陶西平,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副院长高培勇,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念鲁、秘书长杨银付,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孟繁华等专家学者,市委教工委常务副书记郑吉春,区领导夏林茂、金晖、吴松元、宋铁健等参加。区委副书记、区长金晖主持会议。区委书记夏林茂以《坚持优质均衡发展?举全区之力?建设教育现代化示范区》为题作主旨报告。
记者在教育大会上获悉,东城区将继续以学区制教育综合改革为载体,实现优质教育品牌资源覆盖到区域里的每一个街道、社区,实现义务教育专任教师高学历人员比例居全国领先地位。
建立一批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
教育大会上,东城区开出了一系列任务单。其中,“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成为一大重点。
未来,东城区将统筹优化全区教育资源,携手建立一批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开辟多条具有“东城特点”的教育活动实践路线图。
例如,作为五四运动发源地,东城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教育土壤,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和旅游局等多部门将共绘红色基因传承教育路线图,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遗址、纪念馆等场所纳入教育资源之中。
力求让每个孩子都能掌握2项以上体育技能,“冰雪运动”将100%覆盖全区学校、学生。东城区还将通过共享区域内各级各类运动场所,缓解学校运动场地不足的迫切需求,并利用“疏整促”腾出的空间,优先满足教育需求,支持运动场地建设。
东城区还将保障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掌握1项艺术特长,深入开展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全区各类型艺术活动场所免费向学生开放。
此外,东城区拟出台《东城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建设区域国防安全教育、军事训练、农事实践、职业体验等劳动教育基地,让学生通过日常家务、手工制作、非遗传承、学工学农、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加强劳动教育。
优质资源覆盖到每个街道、社区
未来,东城区将继续以学区制教育综合改革为载体,实现优质教育品牌资源覆盖到区域里的每一个街道、社区,义务教育专任教师高学历人员比例居全国领先地位,高级职称教师、市区骨干教师、知名教师覆盖到区域内的每一所学校。
预计到2022年,东城区力争培养数十名在全市、全国有影响力的名校长、名教师,培养百名左右教育拔尖人才,千名左右骨干教师。计划区级骨干教师数量将增加到专任教师的20%。
“双名工程”作为东城区一项教育品牌,在原有“名教师”“名校长”工作室基础上延展,将新建“名教研员”“名学科”工作室,经过3至5年,重点培养一批能够积极发挥引领与辐射作用的名教研员和优秀学科教师。
此外,东城区还计划将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全员纳入“成长营”,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全过程记录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历程和成长轨迹。
三个全覆盖打造未来学校
近日,东城区成为教育部首批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之一。
东城区将逐步建成现代化、智慧化、学习型的未来学校,率先实现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
值得一提的是,区教师研修中心申报了国家级课题“小学人工智能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确定了黑芝麻胡同小学、培新小学等6所小学为首批实验校,并引入由各大院校与知名企业专家组成的团队进行指导。线上、线下多空间的“双课堂”教育等多样化教学模式应用与实践研究,将于今年启动。
此外,东城区还将借力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研究智慧化课堂环境构成,探索青少年感受、体验、学习人工智能知识的课程实施路径,形成人工智能资源库,开展人工智能社会体验实践活动。远程教学等先进信息技术手段,还将帮助东城更便捷、更有效地连接崇礼、阿尔山、通州、雄安等地区,向他们输送优质教育资源。
(责任编辑:张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