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19-05-314月19日至6月19日,通州区处级领导干部分五期赴革命老区山东省临沂开展集中轮训,学习沂蒙精神,加强党性锻炼。此次培训每期学制4天,以“强党性、促凝聚”为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政治训练和政治历练,强化干部党性锻炼的创新举措,也是培养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副中心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的现实需要。
专题讲授 现场教学
在为期四天的培训中,学员通过专题讲授、现场教学、影像教学等形式开展学习,认真聆听《从沂蒙精神看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深入蒙阴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沂南沂蒙红嫂纪念馆和莒南沂蒙根据地群众工作展馆、山东省政府旧址等示范基地参观学习,了解沂蒙精神的成因、实质、深刻内涵、指导意义,感悟沂蒙党政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感人事迹,体会基层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为民谋取利益和人民群众坚定跟党走的动人情怀。
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这所“红色大讲堂”中,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听取了讲解员对孟良崮战役的详细介绍,参观了战役中所用实物及纪念图片。馆内不但展示了当年战场的珍贵照片、物品,还运用声、光、电和3D立体环幕影院重现当年的战斗场景,让参观者仿佛回到那如火的战场之上。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一幅幅记录峥嵘岁月的图片,一桩桩感人至深的往事,生动地表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新中国诞生而抛头颅、洒热血的政治情怀。在孟良崮战役烈士墓前,学员代表敬献了花篮,集体重温了入党誓词。
在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沂蒙红嫂纪念馆,学员们参观了红色沂蒙山、红嫂原型明德英、沂蒙母亲王换于、沂蒙大姐李桂芳、拥军妈妈胡玉萍、沂蒙红嫂群体、永远跟党走等重要展室和拥军支前情景再现馆,聆听了“红嫂第一人”明德英乳汁救伤员,“沂蒙母亲”王换于保护抢救伤员、创办战时托儿所、抚养42名革命后代,“沂蒙大姐”李桂芳带领32名姐妹支援孟良崮、汶河水中勇架人体桥,爱国拥军好妈妈胡玉萍27年如一日为“雷锋团”养猪、靠捡废品和省吃俭用捐钱捐物15万元等感人事迹。在纪念馆报告厅,共同聆听了“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孙女于爱梅专题报告。学员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沂蒙红嫂这个伟大的英雄群体。在党的领导下,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送军粮,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为抗战胜利和新中国成立做出了无私奉献和巨大牺牲,充分体现了沂蒙人民“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革命大爱情怀。
深受洗礼 砥砺奋进
沂蒙大地是一片红色的土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和浩然正气。在每一处革命圣地和党性教育教学点,第一、二期参加集中轮训的二百余名学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认真听取介绍、仔细观看展览、采取各种方式进行记录,深切缅怀先辈们的丰功伟绩,经常被先辈们的事迹感动得泪流满面。
“一次沂蒙行、一生沂蒙情。”学员们认为,这次党性教育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组织严密,收获巨大,从心灵深处得到了一次全新的洗礼。纷纷表示将继续传承革命先烈忠诚本色,时刻铭记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在坚守初心中砥砺奋进,不断前行,努力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努力将沂蒙精神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据了解,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高质量落实副中心控规、高标准服务市级机关运转的开局之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通州区拥有发展的新机遇,但也面临着巨大挑战。这对增强干部党性锻炼,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切实服务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通州区第二次大规模组织全区所有处级领导干部参加异地专题培训。
截至目前,第一、二期学员已集中轮训结束,第三、四、五期学员将陆续奔赴临沂接受红色教育培训。
(责任编辑:姚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