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城区文明办
时间:2019-06-0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白纸坊街道始终把道德讲堂建设作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优化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推进不松劲、创新不停步、拓展不懈怠,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社会文明风尚和城市文明程度,为地区建设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和丰润道德滋养。
纵观五千年的中国可谓“礼仪之邦”。几千年前,道德的种子便撒在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抽枝吐叶,开出千姿百态的花。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这片道德文化底蕴丰饶的土地上更是孕育出“道德讲堂”的花朵,且“一朵忽先变、百花其后香”,信仰道德、传承道德、践行道德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从老子的《道德经》到孔子的“仁义礼智信”,道德熏陶浓郁而厚重,这些都提供了肥沃的“道德土壤”。白纸坊街道2019年度第一场“道德讲堂”活动以“习总书记所提倡的孝德”为主题,通过倾听传统文化故事,分享习总书记的经典话语,向大家传播孝文化,感受爱国情怀。
营造守望互助“邻里情”。社区是居民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是进行居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乡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这是过去邻里亲睦的美好图景,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一户户家庭成了“楼海”中的“孤岛”,邻居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白纸坊“道德讲堂”成为百姓交往的良好场所,通过“道德讲堂”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道德讲堂”也成为党和政府连接群众的重要纽带。
“道德讲堂”营造出浓厚的道德建设氛围。我们每一个人,受道德教育影响,自身所形成的良好风气和素质必然影响到社会每一个角落,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道德讲堂以构建文明高地为目的,引导人们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并坚持知行合一,持之以恒,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主要形式,这些“平民英雄”和“凡人善举”,人人熟悉,人人了解,讲起来原汁原味、听起来耳熟能详,具有可信、可敬、可为的魅力。真实的人真实的事,无疑能让群众学有目标赶有方向,其示范效应明显胜于空洞的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