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城区文明办
时间:2019-06-126月5日,东华门街道银闸社区九旬高龄的空巢老人王承祖收到了社区送来的粽子和蔬菜。令老人意外的是,这些粽子和蔬菜均由社区“自产自销”。
招募种植志愿者参与日常养护
6月5日上午10时30分许,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忙碌包好粽子后,银闸社区种植小组10余名成员又来到居委会楼顶的“姹紫嫣红爱心小菜园”。这是继5月17日开园后,志愿者们的第二次集体活动。
仔细观察、比较一番,志愿者们将已经长好的奶白菜、油菜摘下。这一天刚好是志愿者安春华的值班日,她在值班日志上写道:“6月5日,晴,值班人安春华。志愿者采摘了奶白菜、油菜……”
72岁的安春华今年首次加入种植小组,看着菜苗在自己的悉心呵护下成长,她觉得“很有成就感”。同样首次加入的王椿慧是一位种植达人,日常生活中种植了许多蔬菜、多肉。她一边摘菜,一边与其他志愿者交流种植心得。采摘完成后,大家又一起撒下了新的菜籽。
“经常听居民们念叨现在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如何把这日子过得更精致、提高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我们想从生活环境入手。”银闸社区党委书记熊英介绍,经过近一年的精心设计改造,“姹紫嫣红爱心小菜园”焕然一新。
小菜园位于北河沿大街141号社区居委会楼顶平台,占地面积近100平方米,目前已建成近50个种植箱,搭配种植着豇豆、黄瓜小苗、西红柿、油菜、小辣椒苗等多种蔬菜。每一片种植区域旁插有一枚小竹签,详细标记着果蔬名称和种植日期,即使是不懂种植的“门外汉”也能一目了然。
为了更好地激发居民参与的热情,社区成立了种植小组,首期招募18位种植志愿者。每天,小菜园都有两至三名志愿者值班,负责日常养护,并通过值班日记、拍照等方式,记录小菜园的变化。
“蓝胖子”收集雨水浇菜洗车
小菜园种植收获所得,将送给社区空巢老人、贫困党员。据了解,银闸社区在2011年启动阳台菜园生态社区项目,涵盖爱心跳蚤集市、家庭种植和楼顶平台小菜园三部分,至今已持续8年。
2018年,为了推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银闸社区对楼顶平台小菜园进行升级改造,在原有的公共生态阳台雨水回收装置上又加设了环保堆肥系统,不仅种植环境更加宽敞、整洁,还充分利用了生物生长规律,更加环保。
小菜园旁的一个“蓝胖子”,便是社区专门置办的雨水收集桶。“居委会所在的这座楼一共五层,比旁边的居民楼低一层。把雨水收集桶放在这里,接上居民楼顶的排水管,不仅减少了社区地面积水,还能把雨水利用起来。”银闸社区党委书记熊英介绍说。
蓝色的雨水收集桶高约1.5米,直径约2米。收集来的雨水可以供居民打扫社区卫生,还可以用来浇灌,小菜园就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园区一角的工具间内,存放有剪子、铲子、洒水壶等各种种植工具。紧邻工具间的是堆肥箱,用来搅拌果皮、渣土等废料,通过发酵、循环利用成为天然肥料。
除果蔬外,小菜园里还根据时令搭配种植了薰衣草等各色花草;园中设计搭建了木制穿花门以及风车等景观,提升了小菜园的整体观赏性。
据统计,楼顶平台种植活动开展以来,已吸引上百位中老年居民参与,不仅丰富了居民的日常生活、提高了大家的生态环保意识,也美化了社区环境。“小菜园集美化环境、健康生活、绿色环保于一体,提升了社区凝聚力,创新了社区生态文化新模式。”熊英说。
(责任编辑:张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