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宣传教育

我在斯洛伐克看西城

来源:西城区文明办

时间:2019-07-01

王平参加国际交流活动

布拉迪斯拉发犹如城堡的城市

  梯形的小土堆、一群可爱的森林朋友、头发稀疏却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谈起捷克斯洛伐克,西城侨联海外委员王平与很多70、80后一样,对于这一国度的第一印象源自这部伴随成长的动画片《鼹鼠的故事》,这部影片也神奇地为他引入了人生一个又一个高峰……

  确实,1991年王平第一次踏上这一神奇国度的土地时,感受到的正是当地旖旎的自然风光,和与动画片中所传递出相同的友善与淳朴。机缘就是如此神奇,最初是以旅游为目的的他,成为了当地不到100位华人创业者中的一员,而作为北京人来说更是屈指可数,用他的话:“十个手指头就能数的过来。”

  如今,王平回国的机会越来越多,喜欢自然环境的他这回并没有从斯洛伐克的旖旎风光谈起,而是说起了西城和西城的变化。

  打小是南城的根儿,祖宅就在永定门附近,在王平的记忆中曾经的南城发展缓慢,环境有些脏乱,尤其是天坛的坛根儿,小平房儿、破棚子杂乱不堪。自己家虽然住的是楼房,但那是典型的“筒子楼”。厨房卫生间是邻居们公用,一到冬天楼里烧蜂窝煤的比比皆是……伴随着祖国的发展,身边也发生了不少变化,简易楼被规划有序的居民小区所取代,曾经有些脏乱的天坛,也终于告别了身边的杂乱,正儿八经亮出了身姿。还有永定门城楼的拔地而起,虽然是原地重建,但北京的地理性标志重回视野,必定是一件喜事。

  “咱们西城的大乘巷您知道吗?那里的居民坚持垃圾分类20多年了。”聊起环境,我突然想起了西城著名的环保社区。“城市的发展其实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这其实也与现在我的一项事业有关。”王平介绍,伴随着国内大众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环保这一概念逐步深入人心。与此同时,现代都市的发展,势必会面临资源保护问题。环保问题不仅仅是现代都市需要解决的,而城市周边的郊区更需要引起重视。只有全方位的进行环保治理与预防,才能建立起完整良好的生态保护系统。在王平团队的积极努力下,带有欧洲最高标准的水处理技术及设备被引入国内,如今北京周边已经开设了百余家水处理厂,为北京的青山绿水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伴随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国在世界媒体上的出镜率越来越多,而我也能够在斯洛伐克看到更多来自家乡北京,来自西城的故事了。”谈及文化,王平感慨于祖国的发展,而西城天桥的民俗、曲艺在异国他乡的演出,不但让自己感动,更让“老外”们连声叫好。再如国外会有很多中文学校,曾经的中文学校学生都是以华人为主,授课方式大多教会孩子们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再不过就是三字经、百家姓等古文经典,而如今的教育形式更加多样,这些教育机构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更融入中国的文化艺术,这其中肯定也有不少源自北京西城的宣南文化,甚至京韵京腔……

  “我在斯洛伐克看西城”,或许王平看到的,感受到的,正是众多离家在外游子眼中的时代中国。

(责任编辑:张东霞)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