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城区文明办
时间:2019-07-17在龙潭街道左安漪园社区,有一位81岁的老人,是邻里们公认的“体操明星”。老人名叫孙孝贞,曾是我国第一代体操运动员,如今她在社区用自己的所长让众多老人拥有健康和快乐。
很多人都不相信我的年龄,看我精神抖擞,声音洪亮,一点也不像81岁的老人。这都要归功于我以前的体操基础和坚持不懈的锻炼,所以我希望有更多的老年人和我一样有个健康的好身体。
成为新中国第一批体操运动员
学习体操,真是机缘巧合。我年少时体弱多病,与体育事业本是无缘的。13岁时,我的班主任资助我住校学习,也因此有了更多时间参与体育运动,那时候的课余生活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可以说体育锻炼就是最好的消遣。慢慢地,我的体质居然好起来了。渐渐地,我展现出练习体操的天分。1954年国家队征召,冲破层层选拔,我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批体操运动员。
那时我16岁,是咱们国家中南地区唯一被挑中的女学生。1955年,包括我在内的8男8女共16名少年体育健将一起被送往苏联学习体操。1956年,我作为国家体操队奥运参赛选手,准备去参加在墨尔本举行的第十六届奥运会。但由于国际政治原因,中国退出了此次奥运会。
后来,因为伤病缠身,我不得不离开体操运动场,转而成为一名国家体操女队的教练。从国家第一代体操运动员到教练员、国际裁判,再到国家体委体操处行政官员,退休前的45年来,我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服务奥运金牌战略,为国争光。
创编功能操欲回报社会
在苏联时,我做过一次手术,是苏联运动医学的顶级专家做的手术。手术部位是膝盖,开刀后拆线,当时就可以伸直,医生让我坚持锻炼,要不怕苦不怕疼,根据膝盖生理运动原理,从直到弯,从弯到直,还要旋转,我每天练得一身汗。当时是做蜡疗,有专门的护士辅助锻炼,不许戴护膝,应该说那个时候康复训练的方法,就已经印在脑子里。
自那以后,我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每天坚持锻炼身体。
当年国家培养了我,我学到一身本事,就想着用学到的知识回报社会。
退休以后,我创编了适合老年人在家自己练习锻炼的手杖操、椅子操等。2013年,简易快乐功能操初见雏形,我在家里先练习了一年多,感觉身体协调性、柔韧性都有了很大提高,气血通畅了,精神也越来越好。
创建社区体育健康沙龙
2014年,我主持创建了社区体育健康沙龙,分享健康秘笈。
在每周四下午开展的健康沙龙上,我不仅教老人们做功能操和一些简单的体操动作,还将过去记忆中的康复训练法,教给需要的老人们。
很多老年人每天都在家里不运动,或是不能掌握健康的运动方式,我们这个健康沙龙可以让大家接触到正确的运动方式,还能规范大家运动的时间,也给老年人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也算是促进了邻里和社区的和谐。
我觉得,人在每一个阶段应该有一个目标,有目标、有努力,就会很快乐,而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的基础。一位老人应该给家庭、给孩子做一个榜样,身教重于言教。如果每一个家庭都能这样健康、积极向上,那么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富强。
(责任编辑:张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