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19-08-12伴随东马各庄村舞蹈队带来的舞蹈表演,近日,在第七届北京七夕文化节于家务分会场,以“相伴七夕·真爱永恒”为主题的金婚话七夕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刘磊,区妇联主席刘美俊,区文联主席樊淑玲,区委网信办副主任官宏,乡党委副书记葛静,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徐海涛,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丛莉芸,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张志翔,副乡长于秀红等领导,和全乡部分金婚夫妻、新婚夫妻及村民共计15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由区委宣传部、于家务回族乡党委、政府联合举办,以创新的形式为载体,以传统文化为内涵,大力弘扬忠贞爱情典范、倡导执子之手的婚姻观念,展现夫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舍小家为大家,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无私精神,既而进一步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创新力,打造七夕文化节活动品牌,为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增砖添彩。
本次活动分为金婚之美代代传、美丽乡村我先行、祝福祖国盛世花开三个模块,内容丰富,包含歌舞、戏剧、杂技、魔术、摄影展览、拍摄短视频、现场访谈等形式,更有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谷文月的大弟子田永玲前来助阵。
“相濡以沫五十载,风雨同行一生缘。”在活动现场,金婚老人金宝山、高桂英夫妇深情回顾了夫妻相伴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在当下全乡尊老、敬老、助老的浓厚氛围中,他们的晚年生活其乐融融。“爱情需要精心维护,需要我们相互体谅。”金宝山把自己结婚五十年的夫妻相处之道归纳为8个字:包容理解、相濡以沫,并将这8个字送给了新婚夫妻代表杨森、接过金婚老人的爱情保鲜密码,杨森动情地说:“以后在我们的生活中,要把家风家训传承下去,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好好努力工作,争取在未来我们也能走向幸福的金婚。”
据了解,2019年于家务回族乡共有502对金婚夫妻,比去年新增了85对。于家务回族乡往年一样,专门开展了“游第五季· 拍金婚照”活动,邀请全乡的金婚夫妻畅游第五季生态园,由专业摄影师在鲜花丛中为金婚夫妻拍摄合影照,并在七夕活动中展览照片。活动开始前,观众们用手中的贴纸以贴照片的形式,选出自己心中的最美照片。
现场以故事短片的形式讲述了于家务回族乡南三间房村村民拆违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事迹。今年上半年,张万玲和吴振玉夫妻为了村里村容村貌的提升,响应国家政策,抛开自家的不舍,义无反顾地拆除了自家门口近100平米的菜园,成为南三间房村拆除违建的第一家。活动现场,张阿姨的一句“舍小家为大家”,朴实的话语中包含着真挚的情感,让现场许多观众动容。
观众樊俊艳告诉记者:“真挺不容易的,大家一般都是普通家庭,生活也不是很富裕,但是为了我们美丽的乡村建设,朴实的人们舍小家顾大家,对未来还有很多期许,对我们的乡镇也憧憬着更美好的未来,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个个家庭和一个个榜样的奉献,才让于家务回族乡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得更加顺利。现如今,在张阿姨家小菜园原址处硬化了地面,并修建篮球场,孩子们又多了一处玩耍地方。今年,于家务回族乡首批7个美丽乡村先行村顺利通过验收,并被授予第一批美丽乡村人居环境验收优秀乡镇称号,同时南三间房村等4个村庄获得了第一批美丽乡村人居环境验收百分村称号。
在现场,播放了于家务回族乡渠头村房珍禄和妻子孔瑞芬相濡以沫七十载的爱情短片,小编这就带您去看看他们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故事。
“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我。”九旬老人相濡以沫七十载,见证了祖国的沧海巨变。“一屋,两人,三餐,四季。”他们一同历经风雨,一同品位幸福,光阴流转,他们诠释了平淡是真的真谛,渐渐变成了我们最想成为的模样;他们生于兵荒马乱的年代,经历过抗日战争,目睹了新中国成立,看到了70年来国家变化;他们感谢祖国的繁荣富强,期待着中国更加强大!就像歌里唱的那样,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现场观众反响热烈,“70年的相互扶持令人动容,老人们身体健康,夫妻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大约就是这样,太令人羡慕了!”观众张涵睿说道。
为新婚夫妻赠送家风家训牌匾,是于家务回族乡多年的传统。6对新婚夫妻代表携手登台,与会领导为他们颁发家风家训牌匾,并送上新婚祝福。
(责任编辑:吴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