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城区文明办
时间:2019-08-16本月,我区380名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将陆续携带宣讲提纲走进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简称“进家站”)等,就《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广泛听取居民、社区工作者、物业管理者以及有关单位的意见、建议。具有人大代表身份的区领导将以普通人大代表身份下基层听取意见。
居民建言建垃圾分类信用惩戒制度
8月13日,区人大领导以普通代表身份“进家站”第一站,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松元、副主任高丽萍来到东四街道代表之家“市区人大代表征求市民垃圾分类意见”活动现场,听取居民代表、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专员、驻街企业代表、物业公司负责人、垃圾分类公司代表等的意见、建议。
为什么要修订条例?高丽萍在率先进行的宣讲中指出,2011年,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这是全国第一部生活垃圾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当前,北京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加强生活垃圾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条例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的情况,亟须开展修订工作。
修订条例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引起与会人员的共鸣。大家纷纷结合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围绕垃圾是否进行总量控制、是否禁止或限制使用一次性用品、是否限制过度包装、是否要将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由倡导改为“强制”、是否需要加强信用惩戒等热点问题建言献策。
东四二条社区居民金大钧、中华环保基金会小康幸福工程办公室主任李京华在建言中不约而同谈到可以通过建立信用惩戒、黑名单制度等,促进居民文明意识的提升。
居民葛继第则表示,要加强对垃圾运送人员的培训和监管,既能通过他们的宣传带动更多居民参与,也能保证分类运输环节的效果。
意见汇总月底提交市人大常委会
“垃圾分类是当下的热门话题和工作重点,通过这次活动深刻体会了东四街道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人翁意识和街道推进落实市区部署的有力、有为。”区人大代表、东四五条幼儿园教科研主任付琪表示,做好此次听取意见工作之余,还将在今后带动“朋友圈”“工作圈”中更多的家人、同事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同时还将继续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作用,进一步尽职履责,支持、推进、监督垃圾分类相关工作的开展。
吴松元充分肯定了地区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参与和支持,他强调,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精治共治法治的城市发展理念,要采取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方便居民掌握垃圾分类知识;要研究探索更接地气的操作办法,方便居民投放;要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成为新时尚。
当天,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于静、王中华、王兆康也分别到永外街道、龙潭街道和朝阳门街道,就修订《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进行宣讲,并征求市民意见建议。
据了解,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扬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坚持立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广泛汇聚民意民智,凝聚立法共识,切实做好《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区人大常委会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统一部署,制定《东城区人大常委会关于组织开展市、区人大代表征求市民意见活动实施方案》。
8月28日前,区人大常委会将组织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携“修订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宣讲提纲”走进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等,在与居民、社区工作者、物业管理者以及有关单位交流的过程中,围绕几大热点问题听取意见,并做好梳理、汇总工作,形成我区《人大代表征求市民意见情况报告》,上报市人大常委会相关部门。
今年10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修订草案拟提请市人大常委会进行一审。
(责任编辑:吴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