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城区区文明办
时间:2019-08-20快些,快些,再快些。速度和效率,就像一趟民生轻轨快车,载着椿树街道在全市大排名中不断提升,5月份排名38位,位列“进步类”街道,刚刚过去的7月份直升入“先进类”,并列第一。
排名上升的背后,是街道对“接诉即办”工作方法的创新完善和服务群众初心使命的深化践行。经过半年多的探索实践,居民诉求动态解决和地区长效治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正在逐渐成形。
椿树街道辖区面积仅1.09平方公里,但是人口密度高,上半年就接到百姓诉求600余件。群众的诉求看似是一桩桩“小事”,实则维系着每个人的生活,折射着百姓的需求与期盼。红线胡同的居民田女士反映,安装在门道的灯光太亮,晚上影响休息,希望能调暗灯光亮度。事儿虽小,但关系到了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街道立即将单子派给红线社区居委会,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到居民家里进行实地察看,并联系工人调整了灯光的亮度,半天就把问题解决了。
“从3月份到现在,我们一直在调整、完善工作机制,努力让居民的诉求得到又快又好地落实。”魏染胡同34号院过道过窄,再加上陈年的堆物堆料,直接影响了居民的出行安全和居住质量。接到群众诉求称老人生病急救时担架无法正常出入院落后,社区书记和小巷管家与院里居民反复协商,并与环卫工人们一起清理院落过道内的木料、旧门板、破柜子、砖块等各种堆物,为居民营造整洁宜居环境。居民对社区表示了极大的赞赏和嘉许,纷纷对工作人员伸出了大拇指,称赞他们为社区老百姓干实事。
据了解,街道分类处理热线案件,针对反映较为突出的施工噪声扰民、市容环卫、交通管理等问题,利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通过日会商措施,确保案件日结日清,做到“一诉一案”,各承办部门接到派单后2小时内与来电人联系并办理,在3个工作日内将办理结果反馈至街道全响应中心。全响应中心对案件进行电话回访,对回访未解决或不满意案件实行“双派发”,由主管领导督促承办部门采取“吹哨报到”措施办理;同时将案件派发至所在社区,由社区配合科室解决,提升问题解决率及满意率。对回访过程中群众反映的相关衍生问题整理,并协调相关部门及时解决。
“问题不但要处理得快,还要处理得好。”有居民反映和平门外西里10号楼4单元某室有群租问题,街道当天立即联系户主,入户核查。次日上午10:30,平安建设办公室联合安全生产办公室、社区治保主任、工作人员一起到该点位核查,经过入户,发现此房间为三居室,其中一间房放置4个上下铺,一个房间放置3个上下铺,另外一个房间放置2个上下铺,共住18人。与负责人付先生说明利害关系后,负责人表示愿意当即整改。14:00,一行人再次来到点位检查,发现房屋内3间屋已整改完毕。当日16:00致电投诉居民,居民表示对工作的成果非常满意。
目前,街道已建立起“一把手”审批派单、主管领导主责、各业务科长办理的流程机制,每周召开专题会,逐一研究未解决或未达到来电人满意的案件,深挖问题根源,探索解决办法,并发挥网格员的巡查作用,通过全响应调度系统、街巷长群,加快解决问题的反应速度,力争实现“接诉即办,办就办好”。
(责任编辑:甄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