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城区文明办
时间:2019-09-062019年9月4日起,随着中小学迎来新学年,于海、钟山、贾阳、何雷、戚发轫等名人、专家将陆续走进北京十三中、北师大附中、北京十五中、西城外国语学校等学校讲“开学一课”,与学生们共话“我和我的祖国”。
2019年“开学一课”的第一课在北京十三中开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于海走进校园,与中学生聊“我们的国歌”,围绕国歌产生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地位意义等方面作深度解读。
“从15岁作为解放军军乐团的单簧管演奏员在天安门广场上为毛主席演奏国歌开始,我就与国歌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开场,于海就直奔主题,向同学们阐述自己对国歌的理解和认识。于海动情地表示,国歌是主权国家神圣的标志,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国家文化的结晶和历史见证,是家国情怀的重要内容,具有崇高的地位,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我们的国歌由谁作词,又由谁作曲?”以一个问题为引,于海向在座的同学们讲述了关于“我们的国歌”背后的故事。于海着重介绍了1935年峥嵘岁月中《义勇军进行曲》创作者聂耳的艰难创作经历和最终被确定为国歌的过程。于海深情地表示,这歌声,穿越了84年时光,听来让人热血沸腾。这是我们的国家气质,也是我们国家的象征。
针对《义勇军进行曲》在和平年代是否过时,于海表示,世界上最古老的国歌是荷兰国歌,有400多年的历史,一直没有变,法国《马赛曲》战斗性很强,也是到现在都没变,“我们的国歌透露出来勇往直前、团结协作、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时刻提醒国人永远要有危险意识,才能建设好、保护好自己的国家。”
于海还介绍,根据2018年联合国的统计,全世界共有197个国家,36个地区有自己的国歌。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有84个字,37小节,奏唱只要46秒,于海称赞:“《义勇军进行曲》中用的都是五声音阶do、re、mi、sol、la,只用了一个si来过渡”。我们的国歌是最好的,也是非常经典、优秀的音乐作品。
在列举了美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如何重视国歌的故事后,于海指出,在日常生活中还存在国歌版本混乱、国歌速度有快有慢、青年对国歌的胡乱改编等现象。他希望同学们重视国歌,履行好维护国歌尊严的义务。爱国,就从唱好国歌开始。
于海对国歌的深厚情感和爱国主义情怀感染了在座的听众,通过讲述一个个亲身参与的小故事,为师生上了一堂真实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现场多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致敬这位“国歌守护者”。
从2013年起,西城区开始着力打造教育品牌“开学一课”,即在每个新学年的第一周组织各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社会名人走进中学校园,带领学生走进不同学科,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让学生们汲取正能量,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责任编辑:甄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