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宣传教育

通州于家务乡:垃圾分类进乡镇 村民参与齐点赞

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19-09-09

  垃圾分类事关千家万户,于家务回族乡在此项工作开展过程中积极行动,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中同步做好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形成“户分类投放、村分类收集、乡分类转运”的模式,为下一步今后垃圾分类工作更好地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走进南三间房村,两旁绿树花草生机勃勃,墙面绘有不同主题的彩绘,让人目不暇接。环顾四周,家家户户门口装有两色垃圾桶,路上看不见一个烟蒂、一块果皮。记者走进村民王维信家,他正将吃剩的瓜皮等食物残余扔进门外的厨余垃圾桶中。王维信告诉记者,村民知道了垃圾分类的好处,现在家家户户都支持,没有不夸的。  

  南三间房村村民王维信对记者说:“以前就是有一个统一的垃圾收购点,都是露天的,一般来讲家庭有垃圾,都上那里倒。他也不能及时的运走,时间一长特别是夏天蚊蝇挺多的,也很大的异味,垃圾分类干净卫生,家门口一天两次(清运垃圾),所以一般来说比较卫生。”  

  为了更好的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于家务回族乡全面查找不足、摸清自身短板。首先取缔全乡老旧垃圾池121座并为每户村民发放垃圾桶。同时整合市政、环卫两部门,成立4支巡查队伍,按照不同责任区域划分,构建出一套多元化、网格式巡查架构。此外,为提高环卫事件主动发现率及处置效率,于家务回族乡市政环卫服务中心利用智慧环卫数字监管系统,形成了智能化、精细化、规范化、实时化的管理模式。当车辆在收集垃圾时,遇到突发情况,可用手机查看附近车辆,工作人员可及时沟通,后台也可以通过监控管理平台,用对讲机进行调度。  

  这种模式极大地提升了环卫巡查、作业过程中的沟通效率。垃圾分类实行以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环境卫生变好了,村里变美了,村民的笑容也变多了,大家纷纷点赞,为村里的变化感到自豪。  

  于家务回族乡环卫服务中心周木聪对记者说:“下一步随着我们乡垃圾转运站的建设,我们准备为各户户内进一步发放小型分类垃圾桶,真正实现从根源上垃圾分类。”

(责任编辑:甄珍)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