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宣传教育

延庆区长城的诉说—长城抗战故事

来源:延庆区创城办

时间:2019-09-17

  长城在古代不仅是御敌的屏障,在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也谱写了响彻云天的乐章。那时,日本悍然入侵中国,在占领区奴役中华民族,并妄想吞并整个中国。面对民族的生死存亡,象征国防和民族统一的长城自然提升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唤起整个民族的抗战意识。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也从此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在众多抗日战争中,1933年的长城抗战震惊中外,揭开了抗日战争史上最初的壮烈一页,“誓与长城共存亡”成为抗日将士们的共同誓言。

  在1933年1月1 日,日军进攻长城著名关口山海关,继而进攻长城沿线各关口,侵占冀热察边区并威胁平津。中国军队面对强敌的入侵,奋起反击,浴血奋战,先后在山海关、喜峰口、罗文裕、古北口、潘家口等长城沿线主要隘口,顽强抵抗日军进攻,点燃了长城抗战的烽火,也吹响了华北抗战的号角。

  1933年赵登禹奉命坚守河北省与热河省交接的喜峰口,由于火炮很少,白天受到日军的轰炸,而不能将其压住,赵登禹根据敌情,及时组织部队利用夜色掩护,夜袭驻扎在喜峰口西侧的敌营,毙伤日军数百人,用大刀片砍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砍出了中华民族的骨气,还砍出了风靡全国的《大刀进行曲》。这是自九一八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胜利。赵登禹也成为全国人民的英雄。中国共产党号召全民族团结抗战,筑起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

  1937年,日军制造“七七事变”,炮轰宛平城。面对日军的进攻,第29军发出了誓与卢沟桥共存亡的誓言,在卢沟桥上英勇抗击日军。1937年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沦陷。八达岭长城作为护卫京城的重要门户,在抗日战争中,也没有逃脱敌人的践踏。在日本侵略军的侵略标志中,还曾把侵略者脚踩长城作为“胜利”的象征。这是日军行经在八达岭长城“北门锁钥”的照片。

 

  长城是历史的见证,岁月的沧桑深深烙印在巍然屹立的长城上,大家的钢铁长城-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长城抗战中,用生命谱写了爱国战歌,向人们讲述着一段段英勇的抗战故事。长城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长城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胜利的标志。大家将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在弘扬长城文化的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责任编辑:甄珍)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