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淀区文明办
时间:2019-10-099月23日,海淀区苏家坨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国革命历史文献展在苏家坨镇会展中心开幕,开始对公众免费开放。
此次展览的文献展品主要以“共产主义在中国启蒙”“共产党领导抗战”“解放战争胜利”“开国大典”等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通过一件件从中国共产党人思想启蒙到新中国成立期间留下的原版文献史料善本和革命文物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初心和革命精神。
展厅中第一件镇馆之宝为毛主席最早公开发表的文章:1917年在《新青年》杂志第3卷第2号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作者署名“二十八画生”,也就是当时还在湖南一师上学的毛泽东,此文虽然立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距今已近百年,但很多观点即使放在当下也不过时。中国共产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是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的。这次大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重要、最成功的一次代表大会,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而这次大会的盛况和毛主席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在馆内的《大众日报》完全可以现场阅读;在举国上下共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大家再看70年前新中国成立时的盛况,可以在《人民日报》、《天津日报》、《生活知识》等报纸上找到开国大典盛况报道。
回顾百年前的那段血与火的革命史,革命先驱面临的严酷斗争环境,都可以在公开的报道中感受得到。1927年8月16日《申报》,一篇不起眼《唐生智严防贺叶侵湘》,让大家感受到了国民党反动派对对南昌起义部队的围追堵截,我们能隔着漫长的时光体会到当时残酷的革命环境和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立场。
还有一件“镇展之宝”,是1945年8月15日的一份《大众日报》号外,以当年技术含量最高的全红文套印形式,向全体中国人民报告“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表现出全体中国人民对于抗日战争胜利的无比喜悦之情。
除了这些文献展品,此次展览还展出了部分珍贵文物,包括军用水壶、军号、手套枪、马灯、红军铜币等,这些年代久远的物品带给观众的震撼更加直接。
自9月23日开馆以来,平均每天接待四个参观团队,接待总人数已超过500人,目前团队参观预约日程已排到节后。国庆长假期间前三天休息,10月4日后,每天上午9:30到11:30对居民开放。
据悉,此次展览将延续至11月底,开放时间为工作日上午9:30到11:30,下午14:30到16:30,整个展期将会对部分展品进行调整更新,以更好地向党员群众开展爱党爱国教育。
(责任编辑:甄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