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宣传教育

西城法院启动“诉源治理直通车”机制

来源:西城区文明办

时间:2019-11-20

  一条热线平均40秒直通法院,一款手机APP全天候随时联系法官,一个工作站集约处理群众司法诉求,一支法官队伍实现15个街道259个社区巡回普法全覆盖……西城法院正式启动“诉源治理直通车”工作,将通过“线网站巡”等形式对接社区、直连群众,将诉讼咨询、纠纷化解、普法宣传等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线上调解 线下巡回

  “您好,这里是西城法院12368语音服务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走进西城法院诉源治理工作站,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后,坐席员正在繁忙而有序地接听群众来电。

  在工单办理区,管理员杨威的电脑屏幕上不时冒出新消息提示,这些消息都是群众或街道社区通过“西城家园”APP中“法院直通车”模块提交的提问。杨威熟练地单击信息、勾选问题库中对应事项、编辑后点击发送,不到三分钟,回复就发送到了提问群众手机上。

  “如果是不常见的复杂问题,我会通过系统派单给对应审判庭,由法官2日内进行回复,每条提问结束后群众都可以打分评价。”杨威边介绍边敲击着键盘。旁边视频调解区,巡回法官赵海正通过视频连线指导着展览路三塔社区的人民调解员刘春满,对一起遗嘱继承纠纷进行调解。据介绍,直通车工作站依托全国法院系统统一的12368语音服务热线和“西城家园”APP,通过人工+自助模式,提供线上回复、线下派单、线上调解、线下巡回、结果反馈、数据分析等24小时不打烊的司法服务。

  “直通车”开通后,全年预计可接收群众来电约3万通,力争将80%的群众诉求解决在线上,将四分之一的民商事纠纷化解在诉前。

  群众需要 法官来到

  “过去觉得法院门槛高,没想到今天法官直接坐到家门口帮我们解决问题。”在法院直通车开进社区的现场咨询会上,来自展览路街道洪茂沟小区的居民付阿姨说。

  洪茂沟社区是老旧小区,老街坊老邻居之间因为家长里短、物业管理等问题不时出现民事纠纷。法院直通车一上线,洪茂沟社区党委书记鲍静就立即在线上申请法官开展巡回普法。根据咨询事项,这张单被派给了在普通民事纠纷方面富有审判经验、擅做调解工作的速裁法官王兵莹。不到两个小时,困扰张大爷多年的劳动纠纷问题、让齐大姐发愁已久的遗产继承问题、社区工作人员困惑的物业纠纷问题就一一得到了解答,王兵莹法官还现场指导齐大姐就遗产继承达成调解协议并申请司法确认。

  西城法院副院长刘玉民表示,过去每年都有大量本可诉前化解的社区治理类纠纷无序涌入法院,影响了审判质效。法院直通车开出法院、向前一步,化被动应对为主动出击,推动工作向纠纷源头防控延伸,恰恰是缓解“案多人少”矛盾、实现审执工作良性循环的有效路径,更是坚持为人民司法、积极参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题中之义。

  西城法院还组建了一支200多人的巡回队伍,将定向巡回与按需巡回相结合,根据派单及时开展巡回审判、诉前调解、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工作。此外,还要求每位党组成员每年至少走访2至3个街道,对收集的重大疑难法律问题,根据需要召开现场会,推动问题现场解决、实质性解决。

  为了确保直通车工作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套、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西城法院成立了诉源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配套制度文件5个,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其中就包括诉源治理报告机制。根据机制要求,西城法院将以直通车多渠道收集的基础数据为依据,以典型案例为支撑,不定期向党委政府汇报、向街道社区通报诉源治理工作动态,分析治理难点、痛点、堵点,反映社会治理中的风险隐患,提出多层次对策建议,发挥司法的提示、警示作用。同时,针对诉源治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向相关部门发送司法建议,帮助其健全制度、堵塞漏洞、规范行为,并通过主动回访、征求意见,积极督促落实。

(责任编辑:刘思雨)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