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昌平区文明办
时间:2019-12-03“党员同志们,下周的周三,也就是12月4日,是第六个国家宪法日,为什么将12月4日确定为国家宪法日呀?因为我们现在实行的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实施,所以,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这是11月26日上午,城北街道灰厂路社区举办的法治大讲堂中,主讲人城北司法所所长梁永利的开场白,灰厂路社区70余名党员和群众参加了此次活动。
作为城北街道2019年国家宪法日系列宣传活动之一,将宪法知识融入法治大讲堂授课内容之中,是大讲堂活动的特点,也是城北司法所坚持积极引导与群众需求相结合“订单式”服务模式的具体体现。本场讲座的主题是“老年人财产权益保障与法律援助制度”,这个主题是灰厂路居委会根据居民需求在第四季度“城北街道社区法治大讲堂需求表”中填写的内容,司法所根据社区反馈,安排授课人备课讲课,这种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模式,是城北街道社区法治大讲堂可持续发展的“秘诀”之一。自2013年创办“法治大讲堂”以来,城北司法所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大讲堂机制,从一开始的“我讲什么居民听什么”发展到“居民需要什么我讲什么”的转变,从司法所工作人员单一的主讲,发展到“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落实以及社会法律资源的利用,普法的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基层社区开展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升,2018年大讲堂活动首次突破50场大关,2019年更上一层楼,到目前为止已达70场次,创历史新高,城北街道社区法治大讲堂活动已经成为昌平区响当当的特色普法品牌。
同一天,为丰富宪法宣传日活动内容,三场模拟法庭活动将陆续开展。首场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在城北中心三街小学举办,来自中国政法大学法硕学院普法志愿者,以一起发生在未成年人之间故意伤害案件为题材,为250余名六年级学生进行了模拟法庭演绎,为提升活动效果,司法所还特邀昌平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少年庭)的法官莅临现场,并在“法庭”宣判后进行点评,并通过互动的方式再次强调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进一步延伸了教育效果,本次活动还邀请了昌平区对口扶贫的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有关学校领导观摩,从而扩大了昌平区普法的影响力。另外两场模拟法庭活动将在11月29日和12月4日举办。
(责任编辑:甄珍)